前几天意外接到小石村老袁打来的电话,说他家有10只去年年末没长大的公鸡现在需要卖掉换钱。鸡反正都是要买的,虽然大老远贴着车费买几只鸡不划算,也算是扶贫嘛。反正周末要去山里徒步锻炼,正好再去小石村走走那些熟悉的徒步线路。
小石村地处江油的最北端与青川接壤,这是一个偏僻而闭塞的小山村,江油市出了名的贫困乡村。小石村最早不通车,村民们出山赶场,得踩着羊肠小径翻山越岭,后来慢慢有了一条土公路,十几年前跟着蓝鱼儿一起到深腔子沟口的小溪边露营耍水,硬是负重从敬元乡走小路爬山涉水好几个小时才走拢。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小石村层叠挤压的苍山中只剩几缕人烟。
小石村的机耕道如今变成了水泥公路,危险路段公路两旁安上了护栏,车跑在靠近悬崖且坡陡弯急的乡村公路上总算有了一丝丝的安全感,以前没护栏坐在前排脚指拇儿都扣紧了。
地震后,当地村民陆陆续续都买了房进了城,村里还有很少几户人家还留守在山沟沟里。以前住村委会边上的书//记还在老家,我们每次去小石村都在他家住宿、吃饭,在他家院子里晒太阳,在他家火塘边闲坐烤火。书//记家儿子在绵阳上班,老两口进城带孙儿,人去楼空,小石村也越来越没有了烟火气。
鲁家沟里三旺家(地名)有个旺老师,几年前在他家露营,杀羊,吃鸡而认识。随着拆乡并镇和学校的合并,旺老师也到雁门去教书了,这次过他家老房子已经没有人住,院子里草都长有半人高了。
老袁和我们相识缘于我们徒步中的一次偶遇,那次走小环线,中途午餐时间正好走到他家歇息。后来在文师家杀羊请来杀羊的人结果是他,那一次又对他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袁师个头不高,但身体结实,说话声音有力,做事麻利。据说他农村头的啥活都能干,就连种田用的各式工具和杀牲畜的各种刀都是自己做,算得上山里的一个能干人了。
老袁家的牛铃铛
老袁家的家伙什
山里单家独户的没有狗还真不行,据说有一年晚上,他老婆子一个人在家,只听得院坝里几条狗咬得不歇气,她简直不敢出门去看,结果第二天发现熊瞎子跑到他家来把他们家附近养的好几桶蜂子给掀了偷蜜吃。老袁养的牛平时满沟地跑,他得时不时要去山上转转看看牛的情况,有一次他转上沟顶,突然间一头黑熊奔着他跑过来,把他吓惨了,还好六条狗都跟着他,狗儿护主扑上去截住了黑熊,他才幸免于难。狗子把熊咬跑后,他这才发现附近的树子上爬着两只小熊,母熊护崽怕人伤它的熊孩子。
夏天天气热早上7点我们就出发了,赶到小石村已是9点40多。刚下车大家都还没注意的时候,眼尖的人一下就发现了路边一颗桑树上挂满了黑黑的桑泡,这简直就是一份“大礼”嘛。众人一拥而上,吃得满心欢喜,手指头都染成了紫红。
小石村的夏季很美,满眼望去四周都是碧翠的大山,大部山路都穿行于绿色天幕之下,没被树木遮掩的山路两旁铺满了各种不同的野花。山里各式的小虫,小花,甚至蒿葱子的果实在我们眼里都那么惊艳。
各式各样的昆虫
各式各样的昆虫
各式各样的昆虫
各式各样的昆虫
眼看快到了,走得绝望的人又开始有了希望一下又有了精神,也不管啥时间了肚子也不饿了,烧好的土鸡也不想了,开始在这片长满金丝桃的空地上打卡拍照。此时老袁的电话来了,问我们走到哪里了,说是鸡已烧好,菜也备好就等我们了。
这顿饭头天晚上就给老袁打电话说了,要在他家吃午饭。众人要求杀只公鸡烧起,再把他家的腊肉和龙须菜做的咸菜弄来蒸个咸烧白,其他没啥要求,山里不好买其他东西,有野菜就吃点野菜,反正有吃的就行。
席间聊起老袁聊起儿女的生活和他今后的打算。老袁说打算再有个两三年就不再在这里搞养殖了,房子已经在城里买好,年岁大一点准备在城里养老。现在儿女都在外地,儿子在深圳已经结了媳妇,还给他带了个孙子血脉有了延续。为了给亲家和儿女每年寄年货,每年都要杀一到两头肥猪,春节把四川的腊肉给儿女寄过去。前年想给儿女买点木耳给寄过去,结果被一卖木耳的村民老大爷给骗了,买到了假木耳,于是他回家便又自己开始鼓捣养青杠木耳。中午吃的木耳就是他自己种的,肉头不厚,但泡发出来入口糯软,但䂃起却感觉很脆嫩。我们前年在青溪古镇一户农家买的木耳就是这个口感。没有吃过的人压根分辨不出来这种木耳的好处。家里发的那些木耳,要不就是硬的不好吃,要不就是那种看起来又黑又厚实,但入口感觉象是在嚼橡胶,听友友们说现在有一种药在种植时喷了后可以让木耳增厚。
看来做父母的都一样,为儿女着想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不容易。
席间,狗子们也想吃点好吃的,但是又不好给他吃肉肉,只能给他啃点鸡骨头。狗子在吃饭时间为了讨得几块骨头,都专心打迷头地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到处嗅,我们都已经处变不惊。狗子钻到疯姐面前时吓得她花容失色,惊叫一声,眼睛紧闭动都不敢动一下,身子都僵住了,呵呵。疯姐曾经在文师家被狗咬过,心里估计有地球那么大一片阴影。这次在袁师家吃午饭估计全程都在“忍!忍!忍!”。
饭后休息,几爷子又瞅上老袁家的葡萄,这段时间已经挂果。据说这一小片葡萄已经种了二十几年了,每年老袁都要用它酿几十斤葡萄酒,一天劳作之后晚上在家切上一盘腊肉,弄点花生米小酌,慢慢享受这简单朴素的生活乐趣。
今天东西不多,老袁没有动家里的马,鸡是老袁用大背篓帮我们背到山去的。下山看似轻松反耍走得大伙大汗淋漓。好在疯姐等几个孃孃一路要拍照,拉慢了些速度。
老袁背着东西跟着我们一起下山,到了山下老袁才说我们走得太快了。老袁这样说估计他走得有点累,的确我们没想到他还背着几十斤东西,忘了喊他慢慢下山不用着急,老袁感觉也老了,明显不如前些年那么精干了。
偏僻的小石村承载了我们太多的记忆,最早跟足迹的教练到过小石村腐败,跟鱼儿到过小石村露营,跟着青芝蓝到小石村看野樱花,和阿源一起在小石村钓鱼,打弥猴桃,吃自助羊肉,和马姐鼠姐一众人走环线,和南哥穿越枫顺小院村,和刀哥从青川穿到小石村,和天天从鲁家沟穿到东河口村(地震遗址公园),和太阳核穿越到青龙峡……,小石村有很多徒步线路都被我们一 一走过,好象今天车过村委会晃然间看到书//记又回来了,说不定今后又可以在小石村落脚歇息了。
小石村在时光里或许会渐渐隐去人声,但它所承载的夏日记忆、弥漫的山野气息和这份熨帖心脾的人情暖意,早已在我们心底生根抽芽,长成了一片永不荒芜的风景。山路蜿蜒,而记忆笔直——我们的小石村,永远的小石村。
朴尔白 发表于 2025-6-16 11:04
下次组队掏新鲜核桃
风来 发表于 2025-6-15 10:08
写的太好了,看的热泪盈眶。我家就在对面的山里。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sc51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