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将进酒
[打印本页]
作者:
红尘俗客
时间:
前天 13:11
标题:
将进酒
第一章 少年游
五月的青莲乡,山色如黛,溪水潺潺。十五岁的李白站在自家院中的梧桐树下,手持一柄三尺青锋,剑尖斜指地面。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俊朗的面庞上,勾勒出一道金边。
"丹砂!看剑!"李白突然一声清喝,身形如游龙般跃起。剑光闪烁间,落叶纷纷被斩为两半,飘散在空中。
书童丹砂坐在石凳上,双手托腮,眼中满是崇拜:"少爷的剑法又精进了!"
李白收剑入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随手抹了一把,笑道:"比起师父还差得远呢。赵蕤师父说,剑道如诗道,讲究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少爷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我听不懂。"丹砂挠挠头,"不过少爷的诗确实写得好,连县太爷都夸呢。"
李白走到石桌前,拿起自己昨夜写就的诗稿,轻声吟诵:"'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意境还是差了些,不如王摩诘的空灵。"
"李白!又在练剑不读书!"一个严厉的声音从屋内传来。李白的父亲李客大步走出,眉头紧锁,"《论语》背完了吗?《春秋》读到哪一卷了?"
李白连忙放下诗稿,恭敬行礼:"父亲,《论语》已能倒背,《春秋》读到昭公十年了。"
李客面色稍霁,但仍板着脸:"你天资聪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为父甚是欣慰。但你可知,当今圣上重诗文,科举取士,你整日舞刀弄枪,成何体统?"
李白抬头,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父亲,儿以为诗与剑本是一体。若无仗剑天涯的豪情,如何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魄?"
李客一怔,随即摇头苦笑:"你这孩子...也罢,今日赵先生要来,你且准备一下。"
待父亲离去,李白长舒一口气,对丹砂眨眨眼:"走,去溪边练剑,赵师父最喜欢看我剑法进步了。"
丹砂犹豫道:"可是老爷..."
"父亲只是希望我成才,我诗书剑三绝,岂不更好?"李白已大步流星向门外走去,衣袂飘飘,宛如仙人。
溪水清澈见底,李白脱去外袍,只着白色中衣,在溪边巨石上演练剑法。剑光如水,身形似鹤,一招一式间尽显少年锐气。
"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太白此剑已得三分真意!"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林间传来。只见一位身着灰色道袍、须发花白的老者拄着竹杖走来,正是隐士赵蕤。
李白收剑行礼:"师父!"
赵蕤拍拍李白的肩膀:"剑法进步不小,但心气太躁。剑道如天道,刚柔并济方为上乘。"说着接过李白手中的剑,轻轻一挥,剑尖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竟将空中飞舞的蝴蝶一分为二,却不伤其性命,只是削去了些许翅粉。
李白看得目瞪口呆:"师父此剑,已达'举重若轻'之境!"
赵蕤将剑还给李白:"你天资过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不过今日为师来,是要考校你的学问。"
回到李家书房,赵蕤取出几卷竹简:"《庄子·逍遥游》可曾读过?"
李白朗声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赵蕤满意地点头,又问:"《楚辞》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对答如流。
赵蕤忽然话锋一转:"你可知为何为师既教你诗书,又授你剑术?"
李白沉思片刻:"可是要弟子文武双全?"
赵蕤摇头:"非也。诗言志,剑明心。你心有鲲鹏之志,当有倚天之剑护持。这世道,光有才华是不够的。"
李客在一旁听着,神色复杂。待赵蕤告辞后,他将李白叫到祠堂,指着祖先牌位说:"我李家本是陇西望族,因隋末战乱流落至此。你祖父李虎曾任隋朝刺史,文武全才。你既有天赋,当以光耀门楣为己任。"
李白恭敬叩首:"儿谨记父亲教诲。"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李白已十八岁。这年春天,绵州举办诗会,方圆百里的才子齐聚一堂。李白在父亲准许下,带着丹砂前往赴会。
诗会在城郊的芙蓉园举行,亭台楼阁间摆满了酒席。李白一袭白衣,腰佩长剑,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这位可是青莲乡的李太白?"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迎上来,"在下绵州刘文才,久闻李公子诗才,今日特来请教。"
李白拱手还礼:"刘先生谬赞了,太白不过乡野小子,岂敢当'请教'二字。"
刘文才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听闻李公子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想必今日诗会定能独占鳌头了?"
周围渐渐聚拢了看热闹的人。李白心知对方有意刁难,却不恼怒,淡然一笑:"诗道如海,太白不过取一瓢饮。刘先生若有雅兴,不妨共赋一首?"
刘文才捋须道:"好!就以'春'为题,限一炷香时间。"
侍从点燃线香,众人屏息以待。李白环顾四周,见园中一株桃花开得正艳,树下溪水流淌,灵感顿生。他走到案前,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笔落诗成,线香才燃去三分之一。众人传阅,无不惊叹。刘文才脸色铁青,勉强写就一首,却相形见绌。
"好诗!意境超然,不落俗套!"一位白发老者从人群中走出,"老夫绵州刺史郑虔,李公子此诗,当为今日魁首!"
李白谦逊行礼:"郑大人过奖了。"
刘文才悻悻退下,眼中却闪过一丝阴狠。宴席间,李白被奉为上宾,与郑虔等人把酒言欢,畅谈诗文。酒至半酣,郑虔问道:"李公子年少才高,将来有何打算?"
李白举杯望月,豪情顿生:"大丈夫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岂能老死乡野?"
郑虔拍案叫绝:"好志气!他日必成大器!"
诗会归来,李白名声大噪,青莲乡李家门前常有文人雅士造访。然而好景不长,这年秋天,李客突发疾病,卧床不起。
"太白..."病榻前,李客握着儿子的手,气息微弱,"为父恐怕...时日无多了..."
李白跪在床前,泪如雨下:"父亲!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李客摇摇头:"生死有命...你天资不凡...当...当..."话未说完,手已垂下。
"父亲!"李白痛哭失声。
葬礼过后,李白的继母杨氏开始处处刁难。这日,李白正在书房读书,杨氏推门而入,冷冷道:"你父亲留下的家产,按律当由嫡子继承。你虽为长子,却是庶出,按规矩只能分得三成。"
李白合上书卷:"母亲,家产之事全凭您做主。太白只求能继续读书练剑。"
杨氏冷笑:"读书?练剑?整日不务正业!你已十八,该考虑生计了。我已与县里刘家说好,你去他家的绸缎庄当个账房先生。"
李白猛地站起:"刘家?可是那刘文才?母亲,他与我素有嫌隙,岂会真心相待?"
杨氏拂袖而去:"此事已定,三日后去上工!"
夜深人静,李白独坐庭院,望着满天星斗,心中郁结难解。丹砂悄悄走来:"少爷..."
李白苦笑:"丹砂,我欲'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你可愿随行?"
丹砂毫不犹豫:"少爷去哪,丹砂就去哪!"
三日后,天刚蒙蒙亮,李白留下一封书信,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丹砂悄然离开青莲乡。他腰间佩着赵蕤所赠的宝剑,怀中揣着自己最得意的诗稿,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少爷,我们去哪儿?"丹砂问。
李白望着东方的朝霞,目光坚定:"天地之大,何处不可去?先去江陵,听说那里有位隐士司马承祯,道法高深,我想去拜访。"
两人一路向东,跋山涉水。这日行至江陵城外,忽见一位白发道人立于江边巨石上,仙风道骨,气度不凡。
李白上前行礼:"晚辈李白,拜见道长。"
道人转身,目光如电:"少年人,你从何处来?"
"蜀地青莲乡。"
"为何远游?"
李白朗声道:"大丈夫当'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岂能困守一隅?"
道人抚须大笑:"好个志存高远的少年!老夫司马承祯,观你面相,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惊喜万分:"您就是司马道长?太白正欲拜访!"
司马承祯打量着李白:"你腰间佩剑,怀中藏诗,可是文武兼修?"
李白点头:"诗言志,剑明心。"
司马承祯意味深长地说:"诗可通天,剑可斩魔。少年人,你可知前路艰险?"
李白昂首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司马承祯满意地点头:"好!老夫近日在江陵玄妙观,他日你若路过,可来一叙。"说完,竟踏着江面飘然而去,转眼消失在晨雾中。
李白与丹砂看得目瞪口呆。良久,李白才回过神来,豪情满怀:"丹砂,你看这天地之大,高人辈出!我李白此生,定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江风徐来,吹动李白的衣袍。十八岁的少年剑客诗人站在长江之畔,面前是万里江山,身后是渐行渐远的故乡。他不知道未来会遭遇什么,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如这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永不止步。
作者:
zhangxiaofang
时间:
前天 18:29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
红尘俗客
时间:
前天 19:24
明天发第二章。谢谢朋友们!
作者:
红尘俗客
时间:
昨天 07:39
朋友们,我已把“将进酒”改为“李白别传”发在了起点读书,笔名:那个老去的少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起点去搜索阅读。就不在江油论坛发表了。致欠!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