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一箭十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典军校尉    时间: 3 天前
标题: 一箭十年
这是我写的一个小故事
一箭十年

1 河骨契

洮河的春水裹挟着祁连山未化的冰凌,湍急地穿过枹罕城外的谷地。河滩上布满灰白与赭红的卵石,七岁的李昭正弓着小小的身子,在石头缝隙里仔细翻找。碎陶片、断裂的兽骨、生锈的铁渣……终于,他的手指触到一片冰凉坚硬的东西。

“嘿!”他兴奋地低呼一声,用力抠出来。一片青铜箭镞,三棱带脊,样式古朴,是汉军常用的制式。虽然锈迹斑斑,边沿也有些残缺,但在他眼里,这比什么都珍贵。他学着父亲讲述战场英姿时的模样,将箭镞高举过头,对着稀薄的阳光眯起眼,仿佛看见它曾呼啸着穿透敌人的皮甲。

“喂!汉家小郎!”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带着一点生硬的腔调,从旁边传来。

李昭吓了一跳,攥紧箭镞猛地抬头。几步开外,站着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裹着一件厚实的、毛色驳杂的羊皮袄子,头发编成许多细小的辫子(羌族传统发式,便于劳作和佩戴饰物),用彩绳缠着,一张小脸被河风吹得红扑扑的,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映着碎冰的溪水。她身边跟着几只低头啃食刚冒出嫩芽草根的羊羔。

“你捡的啥?”小女孩好奇地凑近,目光落在他紧握的小拳头上。

李昭犹豫了一下,摊开手心,露出那片青铜箭镞。“箭镞,打仗用的箭头。”他有些骄傲地解释,期待着对方和自己一样惊叹于这“战利品”的魅力。

小女孩只看了一眼,小巧的鼻子就皱了起来,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嫌弃:“啊,这个啊?黑乎乎,又冷又硬,有啥好?还不如我们羊骨头磨的!”她说着,弯腰从自己的小皮囊里掏摸几下,摸出几块小小的、打磨得光滑圆润的白色骨头片(羌族传统利用羊骨制作玩具、饰物,体现了游牧民族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月牙形的,有带小孔的,“看!这才好看!能串项链,还能当‘博吉布兹’(羌语,意指“抛接骨节”的游戏。注解:羌族儿童传统游戏,类似抓石子,但使用羊的膝骨或特制骨节)玩!”她拿起一块月牙形的骨片,对着阳光晃了晃,那温润的光泽确实比冰冷的青铜柔和许多。

李昭看着那些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光泽的羊骨片,又看看自己手中冰冷坚硬的青铜疙瘩,一时有点语塞,刚刚的得意劲儿泄了大半。小女孩见他发愣,得意地笑了,露出细白的牙齿。她随手捡起一根岸边被水冲得笔直的枯树枝,塞给李昭一根,自己也拿了一根,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跨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中的树枝指向河对岸隐约起伏的山峦。

“驾!冲啊!”她嘴里模仿着马蹄声,小脸因兴奋而更红了,“射箭!射对面的‘敌人’!”她做出拉弓射箭的动作,树枝猛地向前一戳,指向河心一块突出的、布满青苔的大石头。

李昭被她欢快的情绪感染,也学着样子,骑上另一块石头,用力拉开“弓”,大喊一声:“看箭!”树枝指向河心另一块石头。

“哈哈,你射歪啦!看我的!”小女孩大笑着,调整姿势再次“射击”。她拉“弓”的姿势比李昭更像样,小脸绷紧,眼神专注,仿佛真在瞄准生死攸关的目标。

冰冷的河水哗哗流淌,两个小小的身影在初春荒凉的河滩上,用枯枝作弓弩,以卵石为靶心,呼喊着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冲锋号令。女孩清脆的笑声和男孩略显笨拙的呼喝,暂时盖过了河水奔流的呜咽。风吹动女孩彩色的发绳和男孩额前的碎发,也吹散了初遇时那一点点生疏的隔膜。

“我叫阿莱娅(常见羌族女性名字,意为‘花朵’或寓意美好)。”女孩玩累了,跳下石头,一边拍打着皮袍上的尘土,一边大方地说,“你呢?”

“李昭。”男孩回答,小心地将那枚被他“冷落”的青铜箭镞收进怀里的小布袋。

日子像洮河的水,裹挟着细碎的沙砾,不紧不慢地流淌。河滩成了两个小人儿的秘密天地。李昭依旧执着地搜寻着那些沉埋在泥沙和卵石下的战争遗骸——断裂的矛头、残破的甲片,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箭镞。阿莱娅则常常带来她那些光滑漂亮的羊骨片、色彩鲜艳的碎毛线(羌族擅长纺织和刺绣,常用彩色毛线装饰衣物),甚至有时会偷偷从家里的奶桶里舀一小罐酸甜的酪浆(羌族传统饮品,用牛羊奶发酵制成,类似酸奶),两人分着喝。

“汉家郎,你怎么老捡这些破烂?”阿莱娅蹲在李昭旁边,看他仔细地用石块磨掉一枚新捡到的铁箭镞上的锈迹,小脸上满是困惑,“又不能吃,又不能玩。”

李昭头也不抬,专注地打磨着,铁锈簌簌落下:“你不懂。我爹说,我们汉人祖上,就是靠这个守卫家园的。”他举起磨得有些发亮的箭镞,对着阳光眯起眼看,神情异常认真,“我以后,也要当个厉害的弓箭手!像飞将军李广那样,一箭射穿石头!”他指向河对岸一块巨大的黑色岩石,眼神充满向往。

阿莱娅托着腮帮子看他,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她似乎想反驳,说守卫家园她们羌人有弯刀和骏马就够了,但看着李昭那副着迷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只是撇撇嘴,从怀里摸出自己心爱的小骨哨(羌族常用骨头制作哨笛,用于放牧、通讯或娱乐),那是用一块小小的、中间穿了孔的羊腿骨做成的,吹出一个清亮短促的音节,像山雀的鸣叫。

“喏,给你玩这个,”她把骨哨塞到李昭手里,“比你的铁疙瘩好听多了!”
李昭接过温润的骨哨,学着吹了一下,发出“呜”的一声怪响,两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河滩上传得很远。李昭把骨哨揣进怀里,贴着皮肤,暖暖的。他忽然觉得,阿莱娅那些羊骨头做的玩意儿,好像也没那么“没用”了。

三年时光在河水的冲刷和孩童的笑闹中转瞬即逝。李昭十岁那年,父亲终于托人情,将他送到了城西一位据说是退役汉军老校尉的家中拜师学艺。老校尉姓陈,须发已白,背脊却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鹰,看人时仿佛能穿透皮肉直抵筋骨。拜师礼很简单,一束干肉,一坛薄酒,李昭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恭恭敬敬地对着端坐堂前的陈师父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触在冰冷的地砖上。

“起来吧。”陈师父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般的质感,“学箭,是吃苦的营生,不是娃娃耍的把戏。筋骨要熬,心志要磨。吃不了苦,趁早回去。”

“弟子不怕吃苦!”李昭抬起头,大声回答,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神里有种超越年龄的执拗。父亲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那天夜里,李昭兴奋得睡不着。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他悄悄溜出家门,像只小耗子般溜达到熟悉的河滩,想对着空旷的河水和石头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夜风有些凉,吹得他单薄的衣衫紧贴在身上。

他刚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就听到一阵细碎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回头一看,阿莱娅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小脸通红,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粗麻布包裹着的长条形东西,跑得辫子都散开了几缕。

“汉家郎!李昭!”她跑到他面前,眼睛亮得惊人,带着一种神秘的兴奋,胸脯还在剧烈起伏。

“阿莱娅?这么晚你……”李昭有些惊讶,也有些担心,这么晚跑出来,被族人发现是要挨罚的。

“嘘——”阿莱娅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边,警惕地左右看了看,确认四下无人,只有哗哗的水声和虫鸣。她小心翼翼地解开怀里的麻布包裹,动作轻柔得像在拆开一件稀世珍宝。月光下,露出一把弓。不是寻常的木弓或竹弓,弓身弯曲流畅,带着岁月沉淀的深褐色光泽,两端镶嵌着打磨光滑的深色牛角(牛角是制作复合弓的关键材料,增加弓臂弹性和力量),在清辉下流转着温润如玉的光晕,弓弦紧绷,隐隐透着一股沉雄的力量感,仿佛里面沉睡着一头即将苏醒的猛兽。

“这是我们族里老释比爷爷(羌族对祭司、巫师、精神领袖和知识传承者的尊称。释比沟通人神,主持祭祀、治病、占卜等重要仪式,在羌族社会中地位崇高)的弓!”阿莱娅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冒险的激动,气息喷在李昭脸上,痒痒的,“我…我偷拿出来给你看一眼!真正的神箭手,都要用这样的好弓!”她小心翼翼地把弓递过来,“快摸摸!轻点!”

李昭的心咚咚直跳,指尖都有些发颤。他屏住呼吸,伸出双手,无比郑重地接过这把沉甸甸的牛角弓。弓身冰凉而光滑,牛角的纹理清晰可辨,蕴含着一种他从未感受过的坚韧与力量。他试着用指尖勾了勾紧绷的弓弦,弓弦发出极细微的“嗡”的一声轻吟,如同沉睡猛兽的低吼,震得他指尖发麻,一股电流般的兴奋感瞬间传遍全身。

“真…真好……”李昭喃喃道,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弓臂的弧度,感受着那历经无数手掌摩挲后形成的温润包浆。这比河滩上捡到的任何一枚箭镞都要珍贵百倍!

阿莱娅看着他痴迷的样子,骄傲地挺起小胸脯,月光在她脸上镀了一层银边:“那当然!汉家郎,你要当神箭手呀!用你捡的那些铁箭头,配上这样的好弓,嗖——能射穿天上的鹰!”她踮起脚尖,用力拍了拍李昭的肩膀,模仿着箭矢破空的声音,小脸因为兴奋而熠熠生辉。

月光下,两个孩子围着一把古老的牛角弓,一个眼中是纯粹的憧憬,一个脸上是分享秘密的欢喜。洮河水在远处静静流淌,映着漫天星斗。李昭摸着冰凉的弓身和温润的牛角,感觉一股滚烫的热流从指尖直冲心口,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触摸到了“神箭手”这个遥远梦想的实体。他用力点头,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像是在对着月光和河水起誓:“嗯!我一定会的!阿莱娅,等我成了神箭手,我……我用这把弓保护你!”

阿莱娅看着他,笑弯了眼睛,像两弯小小的月牙儿。她伸出手指,勾住李昭的小指:“拉钩!说话算话!神箭手李昭,要保护羌女阿莱娅!”清亮的童音在寂静的河滩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李昭也笑了,小指用力勾住她的:“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夜风带着河水的湿气拂过,两个孩子指尖相勾的誓言,和着牛角弓的低吟,悄然融入了洮河千年不息的流水声中。这一刻,未来似乎清晰可见,充满了阳光和承诺的味道。他们不知道,命运已在暗中埋下了伏笔,那牛角弓上流转的幽光,映照的并非坦途,而是一条被风雪和血色浸染的荆棘之路。

2 弓弦劫

李昭跟在陈师父身后,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到极致的动作。晨光熹微,庭院里那棵老槐树下,他的身影便已挺立如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微微内扣,深深扎入地面——这是“站桩”,师父说这是弓手之根。汗水很快浸透他单薄的粗麻衣衫,顺着鬓角流下,蛰得眼睛生疼。双腿从酸胀到麻木,再到针扎般的刺痛,最后只剩下一种沉重的、不属于自己的感觉。他咬着下唇,尝到淡淡的铁锈味,那是牙龈被咬出的血。

“根不稳,箭无魂。”陈师父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鞭子,抽打在他几乎涣散的意志上。老人并不总是盯着他,有时在廊下擦拭他那把从不离身的旧弓,有时只是闭目养神,但那锐利的目光仿佛无处不在。李昭不敢松懈,小小的身体绷得如同他手中那把练习用的桑木弓的弓臂。

站桩之后是拉空弦。桑木弓入手,带着木质的温润和弓弦特有的韧性。搭箭?不。师父不允许。空弦的练习更磨人心志。李昭学着师父的样子,左手稳稳托住弓弣(弓的握把处),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扣弦。深吸气,开弓!弓臂在他不算强壮的手臂拉扯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呻吟,缓缓弯曲成一道蕴含力量的弧线。弓弦紧绷,勒进他稚嫩的指腹,带来火辣辣的疼痛。他必须保持这个姿势,直到师父喊停。

“握弓要稳如磐石,引弦要顺如流水,撒放要疾如惊雷。”陈师父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砸进李昭心里。稳?他的手臂在细微地颤抖。顺?每一次引弦,指腹的皮肉都被弦线反复切割。疾?撒放时那瞬间的爆发力,总让他感觉弓弦像活蛇般弹回,抽打在手臂内侧,留下一道道红痕。

“眼到,心到,箭才到。”师父的话像刻刀,深深刻进他的骨头,“弓是手臂的延伸,箭是心念的投射。开弓之前,靶心已在心中。杂念一起,箭便偏了毫厘,失之千里。”

阿莱娅依旧是河滩的常客,只是不再带羊群来。她常常坐在离李昭练习不远的大石头上,双手托腮,安静地看着他一遍遍重复着枯燥到令人昏昏欲睡的动作。有时李昭练得手臂酸麻得抬不起来,额头豆大的汗珠滚落,浸湿了睫毛,视线都有些模糊。阿莱娅会悄悄溜过来,递过来一小块硬邦邦却奶香浓郁的奶疙瘩(羌族传统奶制品,用牛奶或羊奶发酵后凝结、压榨、晾晒而成,便于储存携带,是高能量食物)。

“喏。”她声音小小的,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心疼。

李昭接过,塞进嘴里用力咀嚼,咸香的奶味和坚韧的嚼劲稍稍驱散了疲惫。他含糊地“嗯”一声,算是道谢。

有时他撒放时动作变形,弓弦狠狠抽在手臂上,留下一道明显的红痕,疼得他倒吸冷气。阿莱娅会皱起小鼻子,用刚学会的几句生硬汉话笨拙地给他打气:“李昭,好!厉害!不疼!”那发音古怪,却带着一种奇异的温暖力量。

李昭则会在休息的间隙,用树枝在沙地上划写新学的汉字。他写得认真,阿莱娅看得也专注。

“日。”他写下一个方正的字符。
“热!”阿莱娅指着天上的太阳,又指了指自己发红的脸颊,理解得简单直接。
“月。”李昭又写。
“亮!好看!”阿莱娅眼睛弯起来,像月牙儿,“像你的眼睛。”
李昭愣了一下,耳根有些发热,赶紧低头写下一个字:“山。”
阿莱娅望向远处祁连山连绵起伏的巨大暗影,小脸上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敬畏:“大…神住的地方。(羌族传统信仰中山川有灵,尤其神山是神灵居所,是崇拜对象)”
李昭想了想,写下最后一个字:“川。”他指了指脚下奔流不息的洮河。
“水!”阿莱娅明白了,欢快地跑下石头,掬起一捧清凉的河水,洒向空中,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彩虹。“好玩!”她咯咯笑着,湿漉漉的手在皮袍上蹭了蹭。

两人之间的话似乎少了些,但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仿佛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思。李昭不再嘲笑阿莱娅对羊骨片的痴迷,阿莱娅也不再嫌弃李昭捡那些“破铜烂铁”。她甚至会帮他留意河滩上形状特别的石头,说可以磨成箭镞的样子。偶尔,她也会拿起李昭的练习弓,笨拙地学着拉弦,小脸憋得通红,弓弦却纹丝不动,逗得李昭哈哈大笑。阿莱娅也不恼,气鼓鼓地放下弓,抓起一把小石子扔他。河滩上便又响起久违的、无忧无虑的笑声。

桑木弓的弓弣上,那枚小小的骨雕盘羊头(盘羊是高原常见动物,其头骨和角在羌族文化中常被视为力量、坚韧和神圣的象征,用于装饰和宗教仪式)坠子,随着李昭每一次开弓撒放而轻轻晃动,温润的触感时不时擦过他的指尖,如同一个无声的陪伴和提醒。

建武元年的冬天,来得毫无征兆,又异常酷烈。深秋刚过,凛冽的寒风就裹挟着祁连山巅的冰碴和雪沫,如同失控的野马群,呼啸着席卷了整个枹罕谷地。天空终日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连绵起伏、已显出枯黄的山峦,仿佛随时要崩塌下来。河滩上结了厚厚的、灰白色的冰,洮河奔腾的咆哮被冻结在冰层之下,只剩下风在嶙峋怪石和光秃秃的灌木丛间凄厉地穿梭呜咽,发出鬼哭般的尖啸。

一连七八日,李昭都没在河滩见到阿莱娅的身影。起初,他以为只是风雪太大,她出不来。但练箭时,他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西南方向——那是阿莱娅部族营地的位置,一片背靠山丘的坡地。往常这个时候,能看到缕缕炊烟和移动的羊群,像大地粗重的呼吸。此刻,那里却一片死寂,只有风雪在肆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像冰冷的藤蔓,悄悄缠绕上他的心,并且越收越紧。

这天傍晚,风雪更大了。鹅毛般的雪片被狂风撕扯着,横冲直撞,打得人脸颊生疼,眼睛都难以睁开。陈师父破天荒地提早结束了训练。李昭裹紧了早已被寒风打透的单薄冬衣,踩着没到小腿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



作者: 红苕    时间: 前天 07:18
就凭你打了多么多字,高低赞一个。虽然内容是一字没看。
作者: 或轻或重    时间: 前天 08:48
李昭是贰师将军的后代?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