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孩子别怕,妈妈用身体替你挡 !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杨    时间: 2013-5-4 13:15
标题: 孩子别怕,妈妈用身体替你挡 !
一场大雨,加之余震不断,身处震中芦山灾区的民众和救援人员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家住芦山县城的王琳作了个决定——暂时逃离芦山,带着孩子去到更安全的地方。丈夫在外跑货车,全国各地落脚是常态,地震时刚好去云南送货。32岁的她带着一双儿女在帐篷待了三天后,决定去投靠在成都的亲戚,保证孩子安全。
  昨日早上,芦山到雅安的临时巴士候车点排起了长龙,大人多带着孩子,尽管对家乡依依不舍,但是这场大雨让他们坚定了离开的决心——去更安全的地方。
  庆幸
  用身体紧紧护住女儿

  上午10时,王琳带着5岁的儿子和8个月的女儿从芦山县城乘车赶到了雅安市旅游车站,公公担心她一个女人搞不定两个孩子,就送孙子孙女到雅安。王琳说,成都的亲戚会开车到雅安来接他们,公公等他们离开雅安后才坐车回芦山。
  王琳心疼地摸了下儿子的头,5岁的王维轶头上缠着绷带,他在地震中被倒下来的围墙砸破了脑袋。当时王维轶刚刚起来,坐在床上看电视,地面就开始晃动,“轰”的一声窗外的围墙倒了下来,刚好倒在床的位置,床被倒塌下来的砖头压垮了。
此时,王琳正在给8个月大的女儿穿衣服,看到围墙倒下来,她已经意识到可怕的地震来了,马上把女儿紧紧护在怀里。看到围墙压垮了儿子所在的床,她的眼泪唰一下就流出来了。
  然而过了一会,儿子从废墟中探出头来——他刚好躲在靠近床头的架子下面。王维轶大声哭着,看上去头只是被砖头砸了一个洞,鲜血直流。看到儿女平安,王琳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停地念着“谢天谢地”。
  王琳抱着儿子飞快跑去县医院包扎头部,王维轶在她怀中仍止不住地大哭,直到包扎好了,才渐渐歇住。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王琳现在仍然觉得后怕,也非常庆幸。她说,住在她家对面的大姨17岁的女儿,还在县中学读高中,那个早晨被埋在了倒塌的房子下面,再也不能睁开双眼,大姨的眼泪都哭干了。
  地震过后的那天晚上,王琳接到了丈夫的电话,得知孩子受伤,丈夫也非常着急,想尽快赶回来看看,他建议王琳带着孩子去投靠亲戚。
  安置
  帐篷里住着百余街坊邻居

  地震后的三天,王琳一家人被安置在由一家化纤厂搭建的帐篷里,里面总共住了100多人,基本上都是互相认识的街坊邻居。
  每天都有人前来发放矿泉水、方便面和饼干,房子受损不算太严重的街坊也会回到震后的家中,拿点大米和腊肉出来,煮稀饭分给大家。王琳说,大家在帐篷里互帮互助,气氛还算不错。
  但地震过后接连不断的余震却一直困扰着他们。前天晚上芦山县发生一起较大余震,帐篷里的人都可以清楚听到厂房的玻璃不停掉落的声音,很是吓人。“幸好大家都没乱,100多人,如果大家都跑,人都会把人踩死。”
  此外,帐篷里每天定时供应一次电;而空间有限,大家只能在地板上裹着被子睡觉,晚上会觉得冷;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自地震后王琳没睡过一个好觉。
  昨天芦山下起大雨,晚上的气温会更低。王琳担心继续留在芦山睡帐篷,孩子会着凉生病,下定决心投奔成都的亲戚。

作者: 胡杨    时间: 2013-5-4 13:18
 不到10分钟,房里的物资已经码放整齐,再也没有多余的空间。此时车上还剩近三分之一的物资,“不能堆在外面,雨太大了。”阿辉说。村组长决定将余下物资码放在门前的平台上。为防止被雨水淋湿,有村民找来一大张彩条布,将码好的物资覆盖起来。
  “快点通知每家每户来领东西,不然又没地方堆放了。”村组长立刻喊来一位村民,让他前往通知。得知物资到来,村民陈雪琼却喜忧参半:“有吃的喝的当然好噻,但是多久才能有帐篷啊?”
  这不仅是陈雪琼的担心。大雨如注的情形下,帐篷成为了龙门乡古城村、五星村等受灾点最紧缺的物资,一个安全温暖的庇护所,是所有受灾群众的共同期望,但由于交通不畅等问题,距离芦山县城较远的乡镇,除了少数几个救援部队刚刚建好的集中安置点,大多数村民还是要自己想办法来躲风避雨。
  时近正午,雨势逐渐变小。李家沟村民李卓翰见到记者和志愿者,第一句话便是问:“吃饭没?”原来,她在家中已经支起大锅,煮起米饭,邀请志愿者们和记者去她家吃午饭。“不要客气嘛!我家中午做了回锅肉和炖菜,来吃噻!”
  李卓翰告诉记者,在地震之前她在成都上班,如今辞职回来参与救灾和重建工作。“我不打算回去了,我就留在家里,帮助家乡恢复重建。”
作者: 胡杨    时间: 2013-5-4 13:20
跟记者随口聊了几句,这群来自汶川的民兵又被李家沟的村民喊去,帮忙搭建他们刚刚领到的帐篷。
  村民李光清从县城带回来几斤包子,想答谢帮助他搭帐篷的汶川民兵。“这些民兵娃娃都客气得很,怕我们不够吃,都不愿吃我们做的饭!”李光清说。
  ■寻亲记
  身体流着你的血
  我要确认你平安
  一张寻亲的留言条,让卫路军和地震中失去联系的两位战友取得了联系。昨日中午,卫路军激动不已,两位宝兴县的战友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知道他们平安无事,我才松了一口气”。
  今年25岁的卫路军是芦山县芦阳镇人,去年退伍转业,现在成都一家内保公司工作。4月20日地震当天,他正在成都的公司,地震后他打电话确认家人平安后,稍微松了一口气。
  突然,他脑海中浮现了家住宝兴的两个战友的名字:王少波、杨秀云。两人是卫路军在天津蓟县当兵时的战友,因为同为老乡,彼此接触较多,更让卫路军刻骨铭心的是,他们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卫路军曾在部队做手术,两位战友二话没说就为他献血。
  然而,让卫路军揪心的是,他给两位救命恩人打电话已经无法接通。“电话打了一下午,一直打不通,我真的很担心他们的安危。”
  卫路军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宝兴找战友。“我的身体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我必须要确认他们是否安全!”从成都赶往宝兴的路上,他遇见了开车前往震区做志愿服务的曾凤和另外一个志愿者,三人结伴而行。在去往宝兴的路上,卫路军满脑子满是两个战友的名字。
  地震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让交通状况变得糟糕,他们三人费尽艰辛于4月21日下午才抵达芦山县城。然而更大的难题摆在大家面前——通往宝兴的路被滑坡山石彻底阻断。思念战友心切的卫路军,不顾余震危险,坚持要深入宝兴寻人。
  搭车、徒步……他们三人于22日上午抵达宝兴,卫路军却未能在这里找到战友。灾情紧急,他停下了寻找的步伐,投入到了当地救灾志愿服务中。“我还跟着攀枝花消防支队,从塌方中挖出一个人,可惜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卫路军在志愿服务期间,发现宝兴中学的安置区告示栏上贴满了寻人启事。他灵机一动,写下了一条寻亲信息:“王少波、杨秀云看见此条(信息)速与战友卫路军联系。1877801××××。”
  就是这张纸条,帮卫路军找到了两位战友。
  前天中午他接到了两位战友的电话,电话中战友告诉卫路军,他们都平安,正跟着救援队伍在山上搜救群众。“寻亲信息是战友的家人看到后转告的,两人都平安!”得知战友消息的卫路军非常高兴,但却无法和战友们见面,因为他此时正在芦山救灾。
  昨日中午,卫路军告诉记者,他晚上会回成都送一批救灾物资去宝兴,到时候看看是否有机会见到日思夜想的战友。
作者: 高原流浪者    时间: 2013-5-4 13:38
团结就是力量。
作者: 第二起跑线    时间: 2013-5-4 14:10
:victory:
作者: 传说中的牛    时间: 2013-5-4 14:13
母爱伟大
作者: 3116    时间: 2013-5-4 14:45
:victory:
作者: 641280657    时间: 2013-5-4 15:17
:victory:
作者: 今顶集成吊顶    时间: 2013-5-4 16:04
父母的爱真的是太伟大了
作者: 园圆    时间: 2013-5-4 16:08
sc51811
作者: 胡杨    时间: 2013-5-4 19:15
母爱伟大
作者: Candy.‖糖果。    时间: 2013-5-4 21:33
sc51828
作者: 乡村清风    时间: 2013-5-4 22:01
:victory:
作者: 九寨地接    时间: 2013-5-5 09:41
顶帖.
作者: 376519197    时间: 2013-5-13 11:35
sc51827
我泪奔,
作者: ▍屌丝男‘逆袭    时间: 2013-7-3 08:00
:'(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