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四川龙安府窦圌山云岩寺后,有个山洞,叫碧云洞,因洞口常年被云雾笼罩,故而得名。此洞又称窦真仙洞,传说是窦圌山开山祖师窦子明真人修仙炼道的地方,后因得洞中之灵气,借灵山之精华,终于成仙、白日飞升。所以有人写诗道:“高悬古洞白云边,深邃回环别有天。既羡金盘盛玉露,真夸丹灶起苍烟。一尘不染心常静,万虑俱忘我独眠。服食鸟肝并兔髓,谁人识得是神仙”。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在窦圌山旅游观光,却不能进碧云洞畅游,领略那神奇的地下宫殿。其中源由,说起来,应怪那作恶多端的麻脸和尚。
相传窦子明成仙之后,云岩寺的香火日渐兴旺,名声也越来越大,越传越远。常言道,树大遭风。有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肥头大耳的麻脸和尚,手持混铁禅杖,声言要与云岩寺住持比武。住持见来者杀气腾腾,凶光毕露,情知不善,会声言道:“阿弥陀佛!”并善言劝道:“出家人练武只是健体强身,打打杀杀,伤了和气,不比为好。”
麻脸和尚一听,不肯罢休,冷笑道:“不比也可,那你就滚出寺去,我来当住持。”
寺里的和尚们见麻脸和尚蛮不讲理,肺部气炸了,都擦拳磨掌,要替住持比武。
住持明白寺里的和尚都不是麻脸和尚的对手,只得应战。当即两人立了生死文书,就打斗起来。住持虽自幼入寺就习圌山风雷铲,在川西北一带的寺庙中,也算屈指可数的文武高僧。但毕竟年高体力不济,当与麻脸和尚你来我往,打了两个时辰时,不慎被麻脸和尚用铁杖拦腰打下山崖,顿时气绝身亡。寺里的监院挺身而上,才几个回合,也被打得脑浆迸裂,魄归西天。这样,麻脸和尚依仗武功,自封住持。寺里的和尚稍不听从,轻者罚跪,断食,重者伤其筋骨。全寺的和尚只得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任他摆布。麻脸和尚当了住持后,不拜佛,不诵经,不敲钟,六荤不戒,整日花天酒地。瞅见有姿色的独行女香客,就掳入碧云洞中百般调戏、奸淫。还蒙面下山抢劫过往行人的金银财宝藏于碧云洞中。为避人耳目,他命寺里的和尚从碧云洞挖了地道直通大殿上,安上机关。如有年轻貌美的女子拜佛,只要一跪在蒲团上,他就启动机关,人就落入漆黑的地道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供他淫乐。倘有性格刚烈女子,麻脸和尚奸淫后就抛下悬崖,家人还认为是贪玩失足滚下去的。
这样,到圌山烧香的女子失踪越来越多。今天不见一个,明天不见两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有的说是被狼吃了,但总不会连骨头也不留。加之过往商客屡屡被劫,县太爷就收了不少状子,有的还告到龙安府去了。知府大人见案情重大,责令江油县令限期查办,严惩不殆。
江油县令姓王,五十多岁,进士出身,才智过人,清正廉明.他早就在暗中寻找女香客失踪的破案线索,见知府催得紧,于是,他就带着衙差,名为上山观景,实为查案。麻脸和尚忽见县太爷驾到,虽内心慌张,但自认为所干之事天衣无缝,故作镇静。县太爷一边与他吃茶,一边询问,他都一一搪塞,无半点破绽。县太爷又派人到山林中查找失踪的人,仍然没有蛛丝蚂迹。虽然十分怀疑所发生的事与麻脸和尚有关,但无凭无据,况在佛教圣地,不敢冒失抓人。县太爷闷闷不乐,吃了午斋,匆匆打道回府。路途中,师爷对县太爷说:“我们兴师动众,必然打草惊蛇。今天在山上,我看有个和尚似乎有难言之隐,我们何不暗中行事,趁热打铁,杀个‘回马枪’。”
县太爷点头称是,依计派一精明能干捕快,装扮成外地香客到圌山查访。
捕快领命上山已近黄昏。烧了香,拜了佛,写了功德,草草吃了碗斋饭,就被支客僧安在东客厅住下。是夜,山上一片宁静,夜色蒙蒙。捕快偷偷出了僧舍,到寺周及山上各处查看。突然,夜风中隐隐传来女人的啼哭声,凄惨的哭声中偶尔还夹杂着男人粗野的淫笑声。捕快寻声找去,忽见一洞口,是哭骂声洞中发出。原来,麻脸和尚见轻易就把县太爷打发走了,更是有恃无恐,天一黑就急不可待钻入碧云洞中,对囚着的女子施暴。因为洞内漆黑,捕快又是独自一人,不敢深入洞中,急忙下山至飞仙亭外点火为号。
圌山离县衙只有十多里路,县太爷又专门派人观察信号,一见山上火起,立即派出精干捕快二十余人,直扑窦圌山。官兵严严实实将碧云洞围住。此时,麻脸和尚还在睡梦中,被洞外的喊声惊醒,情知不妙,慌慌张张从暗道中溜回禅房逃得无影无踪。捕快们进入洞中,只见几个女子披头散发,衣不敷体,哭哭啼啼。问麻脸和尚躲在哪里,众女子说:“从地道中走了。”急忙派人去追,搜了半天也不见麻脸和尚的影子。
县太爷从碧云洞中救出被辱女子,找了好久,也没找到麻脸和尚藏的金银财宝,只好作罢。为绝后患,下令用石头封死碧云洞和地道。一时气起,又放火烧了云岩寺。所以到现在,谁也不知碧云洞口具体在哪里。窦圌山管理者想开发碧云洞胜景,但找了多年仍没找到,据说还悬重赏请游客们协助查找呢。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sc51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