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352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班高铁,“峨眉——问佛”!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6:01: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存留下来的庙宇和佛像为“金顶”的修复带来想象空间。此外,还有历史悠久的稀世珍宝,铸有大量经文的佛塔,来自印度的贝叶经、玛瑙般斑澜的佛牙。这尊铸于1000多年前,重达62吨的普贤菩萨像,成为最重要的修复依据。至今,人们仍然想象不出,它是如何被铸造安装在路途艰险的峨眉山上的。

这句我晓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叶帅说的。
叶帅有多帅?
唉,没文化不可怕,就怕师父讲笑话。师父,您师兄弟是不是叫:智空 智残 智弱 智窗 智息 智缺 !

不,叫觉尘 觉悟 绝育,老子把你生出来已经够后悔了,现在我改法号——梦遗。反正大家都不负责......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8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6:35: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在零下18的金顶,不得不讲的酸楚。
这种耍法,佛曰苦行僧,俗称瓜娃子。难道真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大任呢??
与金碧辉煌的庙宇相比,我能想到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同时佛门中人,同有向善之心,为什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更痛心的是我眼睁睁看她,把我刚给的鞋子钱,供奉给了这牛气冲天的庙宇。
我佛,您若真是有灵,请唤醒鲁迅,请他站在金顶,狂读《呐喊》,方平翻滚云气。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6:56: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江油与峨眉山颇有渊源,仅江油李白的诗词中,有峨眉的地方就有20多处,单写峨眉的就有3首之多,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是我喜欢诗歌之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7:31: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悬崖头。


我乱改的李白诗哈,过去的舍身崖,现在叫金刚嘴,用嘴能咬住的,何必劝化。
师父,看,有人想驾五彩祥云去见女朋友。
不,他想自己的曾祖母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0:43: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35208 于 2014-12-30 21:02 编辑

在峨眉山的历史上,寺院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座,可谓三里一庙、五里一寺。
这里的寺院建筑布局依山取势,或隐没于苍翠之中,或耸立于高峰之上,或巧架于危岩之畔,与峨眉山水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川南民格。

寄情山水间,游立行云旁;
男人要独行,请别带姑娘。

师父,这首新派诗,我会早晚诵读。
兵书不能当经书看,给为师煮碗面来。
剪刀、帕子、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6#
发表于 2014-12-30 21:06: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照片拍得太专业了!文字也风趣幽默!好美的视觉享受哦……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1:27: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35208 于 2014-12-30 21:29 编辑

山上阳光灿烂,山下大雾弥漫。
峨眉是奇山,里里不同天。

如果还想多耍两天,索性坐索道又回接引殿,可从洗象池、严华顶到万年寺至清音阁。
师父,3天不能问佛的,5天能问么?
我不是腿痛没钱,我就去火星取金显摆起。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1:44: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从万年寺到清音阁,最后一晚,借宿白龙洞

师父,这里可是白娘子修炼之地。那些来算姻缘的人,既然想要在一起,还算什么算?要是姻缘不和还真就散了?

嗯,这也是晕死而为,所以啊,为师每次为了给他们算出姻缘都要引经据典,一算再算,算出来为止,也就是楞要死活掰出一段姻缘。
师父你可是积德行善。
也不是,有时候为了回头客也往没了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2:01: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35208 于 2014-12-30 22:42 编辑

讲一个,一根木头的真实故事:
1825年夏,峨眉山山洪暴发,峨眉山上有一座木桥被冲毁,其中一根桥桩便沿河而下进入岷江。然后,这根桥桩穿过三峡,如洞庭,出东海,北上日本,在漂流了6000多公里后,于当年冬漂到了日本新泻县海边的宫川滨。
巧的是,这根长8尺7寸、粗2尺9寸的木桩被当时日本著名的高僧和诗人良宽拾起,他看到上面有五个篆刻汉字“峨眉山下桥”,知道是来自佛教圣地,便视为宝物珍藏起来。并在上面题诗一首:
不知落成何年代?
书法遒美且清新;
分明峨眉山下桥,
流寄日本宫川滨。

赵扑初唱和良宽和尚的诗文:禅师诗句证桥流,流到宫川古渡头。今日流还一片石,清音长共月轮秋。

一根桥桩,比我们很多人一生走得都远。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9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0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这次走峨眉前山,老老实实买票、进庙、进贡、敬佛、什么灯油钱、照明等以佛的名义,强征的各类杂费,堪比佛经还多,多得让人替佛心生痛意,体系内尽是真财奴、假活佛。

但是,感谢峨眉,每走一次,就有一次感动。
从最初的灵秀娇媚,到最后的使人陶醉,每一步都在情理之中,又走预料之外。
一次次与现实的我、内心的我、灵魂的我进行佛辩,真性情在内心、在山里、在峨眉......
单纯徒步峨眉,特别是冬天的前山,加上进庙出庙、戏猴野趣,最少,要走100多公里,是公里哈!还有一多半是在冰雪里滑行。
若仿走此线,慎之;若重装冬季仿走此线,脚印还在路上,可行。

师父,您讲这么多,是拿施主解开心啊。
也不是,主要是我心情好。我佛慈悲不图虚名,切莫声张。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