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农历的五月初五,为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自古以来,全国各地便有划龙舟及食粽子等活动,后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据清光绪《江油县志》记载:“五月端午,悬艾叶、菖蒲于门,食角黍,饮雄黄酒。午后,士女出游,龙舟竞渡,县城东关外西坪渡及中坝场渡口尤盛。”清同治《彰明县志》载:“五月五日,悬蒲、艾于门,饮雄黄酒,涪江马家沱龙舟竞渡。”
端午这一天,江、彰两县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要悬挂新鲜的陈艾和昌蒲,然后在屋内熏放硫磺烟儿驱邪。儿童在胸前要挂上内装樟脑、冰片等药物并做成鸡、猴、狗或苹果、辣椒等形状的香包。中午,家人聚在一起饮雄黄酒,吃粽子、包蛋及苋菜等。 午后,人们便结伴出游,来到涪江边参加或观赏龙舟竞赛,连平日足不出户的妇女和待字闺阁的女子也盛妆打扮出门游玩。每年的端午节,江油县城武都和中坝场,彰明县城治城及青莲等场镇都要举办热闹非凡的划龙船、抢鸭子等水上活动。龙船会由当地民间商会组织主办,民国后渐废。
端午习俗延续至今,惟自上世纪70年代后,熏放硫磺烟和饮雄黄酒的人渐次减少。
关于江油过端午的故事,县志上还记载了一段插曲:1961年6月17日,江油县小溪坝钢铁厂职工在食堂端午聚餐,因不慎食用了高压循环废水及变质猪肉,导致299人食物中毒,可谓乐极生悲。后经县卫生防疫部门全力抢救,方才全部脱险。
转自“史志江油”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