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优雅猫 于 2013-5-23 00:36 编辑
中国新诗百年梦想,无法绕开李白故乡的明月 ——陈默实诗集《静坐水边》作品研讨会侧记 五月正值夏收时节,在阳光闪耀的江油李白纪念馆,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办的陈默实诗集《静坐水边》作品研讨会在这里举行。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殷世江,著名评论家杨青,《星星》诗刊常务副主编龚学敏,《四川文学》编辑卓慧,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培松等一行,与江油市作家协会组织的本土诗人聚集一堂,就陈默实的诗歌创作艺术水平各抒己见,并讨论了中国新诗的发展现状,对李白故里繁荣诗歌文化寄予厚望。 陈默实今年49岁,原籍四川营山县。1983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大三时,开始在《飞天》《诗歌报》等刊物发表诗作,在大学生诗人群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1987年,陈默实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江油市任教,现为江油一中副校长。虽然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紧张繁忙,但多年来依然忙里偷闲坚持笔耕。不断有诗歌、小说作品在《飞天》《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诗选刊》《当代作家》《青年作家》等诗歌文学刊物上发表。他的作品曾入选《成都诗选》《天地回声——绵阳市建国60周年文学作品选》等10余种文学作品选集,曾获四川省首届产业系统巴蜀文艺奖,1997年加入省作家协会。 日前,陈默实诗集《静坐水边》被选入《诗选刊》文丛(第4辑),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抒情诗集《佳人有约》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个人诗集。“静坐水边,想起你的笑容/你洒水的姿势/优雅、娴静、润物无声……” 诗集《静坐水边》共分“花语:我让一朵桃花过早地离开了母亲”;“季风:这个季节,只有石头还没有开花”;“心律:河流、亲人,我对岁月充满恐慌”;“画外音:上万只蝙蝠飞到墙上”等四辑,收录了近10年来他执教之余有感而发,兴之所至精心创作的110多首诗歌。 在研讨会上,陈默实首先发言说:中学生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群体,青春本身就是最美丽的诗歌。自己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坚持认为诗歌应该具有启蒙作用、教化作用,应该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应该在越来越复杂而微妙的心灵世界展现出美与力量,诗人在动笔之前,应该对诗歌、对母语有一种虔诚、敬畏的心理。 “在近39年的寂寞创作中,陈默实静坐水边,素面朝天,不跟风、不作态,他不是自我表现的诗人,他一直努力成为事物和美好的代言人。”在研讨会上,江油市作家协会主席蒋雪峰给予中肯评价:陈默实的诗歌是内敛而又纯正雅洁的,他对言语的光洁度有一种维护并保持适度的张力。他将自己所思考的世界尽量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丰富想象力靠近,使我们在消化他的诗歌中获得愉悦。江油青年女诗人敬丹樱发言认为,陈默实的诗歌关注现实,有寄托,有担当。字里行间充满对底层生命的关怀和悲悯,他的笔触显然不愿臣服于命运。 杨青一边信手翻阅《静坐水边》,一边侃侃而谈:陈默实虽然写的是一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甚至风花雪月,但可以从中读到了“我”在喧嚣红尘中不甘绝望、不甘沉沦、不甘迷失自己,仿佛一只勇敢的飞蛾,面对黑暗中的灯光义无反顾扑过去,永不回头;而其中更为执着的悲壮,就像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与父亲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终究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而跌落水中丧生…… 卓慧认为,陈默实用简洁美丽的汉语为我们保留着一条清澈的河流,让我们跟随灵性之水,一起震颤。他的诗集的总体感觉清新、质朴,题材随手拈来,浑然天成,并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反而其中的闪光点比比皆是。同时,也一针见血指出他诗歌美中不足的瑕疵,希望他今后在“深度”与“高度”上狠下功夫,争取有很大的提升,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知不觉中国的新诗已经走过了100年,现在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龚学敏在研讨会上延展话题,他说诗歌有别于散文、小说等其它文学品类,她从来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概念,所以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我们不要指望诗歌能像其他文学品类那样繁荣,那样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即使在当下,我们自问“什么叫诗歌”,仍然感觉莫名其妙。但这并不影响新诗引领着一茬茬中国诗人继续赶路,从未停步歇息。面对时代大潮,诗歌虽然不宜于赤膊上阵,更不能摇旗呐喊,但她始终是守望万家灯火的更夫,是寒夜旷野中燃烧的篝火,是安抚婴儿入睡的歌谣,是敷衍伤口的膏药……。总之,新诗无法绕开我们的季节更替和平凡生活,就像中国诗坛的梦想,始终不能绕开李白的故乡江油的月亮一样!(记者陈元松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