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不差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油窦圌山金石初探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17: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十七、别有天石刻
石刻在云岩寺后,登顶峰的峭壁上。峭壁砾岩,乾四块巨石,各长2米,高1.6米。上三块分别是“别有天”三大字,字径约1.3米,魏碑,大字内部结构紧密,外部舒展伸放,笔划外方内圆。第四块是董长安所作序言,行楷,龙蛇竞走,笔力劲道。云:
【此地旧名“别有天”。民国/庚午夏,军政余暇,偕尹师/庄伯来游,见石峰峭立,林/壑幽邃。因副嘉名,爰请尹/师书此,勒石以记之。/董长安(钤印:董珩印;长安。)】
在康乾时期,此崖壁有三合土制“鬼门关”三个楷体字。至道光年间,更名为“别有洞天”,后经风雨剥蚀。民国19年(1930)夏,驻川北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师第四十一旅旅长董宋珩令江油县公安局长蹇幼樵,组织工匠从北城乡白石铺开采白浆石四块,征集民工数百人,耗时两个多月运至圌山,令秘书尹庄伯书“别有天”三大字,镌刻后搭木架嵌上石壁。
尹庄伯,名端,字端学,号庄伯,仁寿县清水乡人。幼嗜读,专攻经史。光绪中入泮,诗文为时人所重。主馆于冯陆生家,冯家藏书甚丰,其除课子弟外,博览群书,教学俱进。民国十年后,川中名将潘文华、董长安两人均曾拜其门。曾任教于仁寿书院,成都存古学堂,为国学之传承出力不少。擅长书法,县省文墨之士以能得其一字为荣。有二子,长孟臻,次仲瑜。[1]


[1]见尹静夫《尹庄伯先生事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18: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十八、“化境天囗”等嵌壁题刻
别有天和虎字碑之间,有四方三合土嵌壁题刻,均为横长方形,白底黑字。
第一方长约3米,高米余。仅剩右侧“神”字,字径尺许,笔墨饱满,汉印风格。其上一方,未见字口留存。
虎字碑旁有“化境天囗”四字,长1.84,高0.94米,字宽0.3,高0.38米,第四字右下部分剥落,此字或“然”字或“成”字或某字。下款:“安邑弟子吴仲纪,冯囗囗。”其侧有一方,刻字已消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19: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十九、江油末代知县陈志喆诗碑
碑在别有天附近,虎碑侧,碑石质坚硬,非本山之石,竖长方形,宽0.92,高1.39米,外嵌夹石,上覆碑帽。刻字隶书,凡22列,满列35字,字径2.5厘米,夹注颇多。碑断为3块,拼接后水泥勾缝,覆盖了部分刻字,加上碑脚未清理,暂识如下:
【甲辰(1904)初夏,偕唐辉楼、冯子钧、囗囗芳三广文,董汉苍、饶焱之、胡伯丹、柯根腴四教习[1]游窦圌/山即事四律
镇日[2]文书扫不开,暂乘云气入山来。山僧迎客如参佛,仙尉修真尚有台(山为窦尉修炼处)。下界万家囗/囗囗,上方一径近蓬莱(旧有“境入蓬壶”额)。囗囗块垒都浇尽,浩荡天风拂酒杯。
淩虚石壁忽中穿,知是人间几洞天(路穷处有石罅中穿,豁然开朗,额曰“别有天”)。浮世狼烽伤往事(邑人曾避寇于此),空山老/树记何年(山有盘龙古柏)。铁桥度惯支郎囗(左右崖相去数丈,不知何年置铁桥于此,代有一僧能度),玉带留参佛印禅(山门有囗囗为前太囗公祖源囗坡公遗事)。如我向平犹有愿,此身何暇作神仙。
十年前已领罗浮(甲午乙未间(1894-1895),权广东博罗县篆,罗浮隶境内,曾刻一囗囗曰“管领第七洞天仙吏”),又阅岷峨眼底秋(癸卯(1903)秋间入蜀境)。山水栖迟/娱散吏,烟霞供养胜封侯。子明旷代留真面(窦子明遗像在左崖),太白高吟在上头(太白有《窦圌山》诗)。天与吾囗囗/受处,群峰环绕古龙州(观雾大小匡山囗囗囗囗外)。
自有乾坤有此山,囗囗囗囗囗囗攀。碧云留洞仙灵隐(旧有“碧云洞天”额),白板安禅岁月闲(时……禅榻)。囗囗画图烦点染(近购得囗囗索辉楼),囗囗诗句待雕镵。功名岘首吾何敢,留取巢痕爪印间。
叠韵再题游窦圌山囗囗囗囗
石门深锁几时开(上有石门),惟囗囗囗校奕来。白铁为谁环络索,黄金弃用住楼台。那能佞佛参囗囗,/空想辞言学老莱。叹我望囗囗囗是,临风痛酹掌中杯。
蜡屐还当几两穿,前身难证囗囗天。自从碧落遭尘劫,也想丹砂驻大年。一尉偏能传福囗,囗囗拟借署诗禅(曾于罗浮黄龙观囗鄦倩诗盫,又自署别号曰诗禅[3])。算来只有名长在,小隐人间不羡仙。
春明人海久沉浮,一落刚风两鬓秋。尘世尚留真洞府,粗官敢说小诸侯。有缘白地皆仙境,囗囗/青山尽佛头。公若关心唐社稷,金丹何不救神州(陈子昂集《陈该石人铭》已有窦圌山事,而窦子明想在高宗以前,太白诗特追赠之焉)。
归隐何年更买山,幼舆邱壑愿高攀。隐囊纱帽终多累,布袜青鞋始是闲。香积厨中分佛饭(饭于僧房),/通明殿里忆朝班(绝顶有通明殿)。囗家一样修行事,只在人情物理间。
光绪甲辰夏四月  钟陵[4]陈志喆鄦倩甫稿】
陈志喆,字西岑(又作雨岑?羽岑?),号鄦倩,别号诗禅,江西进贤县架桥镇艾溪陈家村人,光绪十二年(1886)丙戌科二甲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选授广东会同[5]知县。十七年(1891)署广东四会知县,修《四会县志》。二十年(1894)署广东博罗知县,其境内有罗浮山,因此自号管领第七洞天仙吏,次年捐资设局修志,惜志稿散佚。二十九年(1903)三月选任江油知县,次年与地方教官、教习登圌山,留诗碑。至1912年,清帝宣告退位,“消息传到江油后,清龙安知府丁体晋、江油知县陈志喆弃职潜逃”,《缙绅录》载陈任江油知县至宣统四年,可见陈为江油的末代知县。[6]1925-1926年间,任江西省通志局局长。在老宅扩建羽琌山馆,国保。其居地遗留有瓷板画两块,一其中年时像,一老年时像,自题:“少年之我,急于功名。中年之我,累于宦情。老年之我,教子一经。见善必行,注重养生。貌则和平,心则朴诚。一片性灵,讬于丹青。”著有《磨砚山房丛稿》、《粤游草》、《蜀游草》等。
与陈知县同游者唐辉楼,即龙安府训导唐棣华,重庆人,举人,十七年七月来任。冯景文,字子钧,盐亭县廪贡生,光绪二十三年任江油县教谕,县志收录其《节孝总坊记》。

[1] 广文,即教官。

[2]镇日,即尽日。

[3] 任博罗知县时,曾于罗浮黄龙观结鄦倩诗社

[4] 据陈志喆《昭萍志略序》补。序中有任江西通志局长时间,并介绍因战乱而修志中断。尾款:钟陵陈志喆拜撰(时年五十有二)。钟陵为古县名,钟陵乡在进贤县东北部。

[5] 今属海南省

[6] 《绵阳市志》载,江油在民国元年初有知县天全县人李洪钧。27日,简阳冯藻任知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20: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二十、湘军名将周达武虎字碑
虎字碑在别有天和打儿岩之间,翰林陈志喆诗碑旁。宽1.15,高1.47米,侧嵌夹石,顶覆碑帽。大书一个飞白草体“虎”字,宽0.92,高1.44米,笔力雄健。虎字上、右、左均有刻字,阴刻楷书。上部为三首七绝(三截):
【联辔挥鞭倦眼/开,群山环拱马/前来。窦圌尤占/诸峰秀,为访仙/人特举杯。/
涪江如带去仍/回,松柏轮囷巨/室材。定有蛟龙/真骨在,飞腾只/待一声雷。/
烽火中原羽檄/催,蜀民何计弥/兵灾。西征车马/秋风里,绥靖边/垂合再来。】
右至左书:
【同治乙丑(1865)夏,余自甘肃阶州剿灭启、蔡两逆来,驻军/邑城外,时又有进师南坪之役,拨冗挈友人登览兹//山,僧亟索书,命笔作虎字,并成三截可镌此。/
湖南沩宁渭臣周达武(钤印:周达武印;建威将军。)】
周达武(1828-1895),字渭城,号梦熊,长沙府宁乡人,湘军名将,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领尚书衔任甘肃提督。咸丰四年入湘军,转战鄂、赣、皖等多省,多次负伤。八年在舒城惨败,负重伤归家。九年,赴宝庆解围。十年,在富川平古城、连塘、贺县等地连败太平军,升副将;继升总兵。同治元年,调入四川,建功颇多,先授建昌镇总兵,次年为护理提督,并在汉中与太平军陈得才部激战。三年五月,陈部启王梁成富与蓝李农民军蔡昌龄合股,由汉中窜阶州。四年,周达武率部攻占阶州,斩杀启、蔡二人。移师江油,驻扎城外,当时正进师南坪,平定松潘叛番。在战事之余,周登临圌山,应云岩寺僧人之请,挥毫书“虎”字,并作“三绝”。凯旋后,升授贵州提督。五年,平定马边厅教军。六年,会剿捻军。七年,普雄、西昌奏捷。九年赴贵州提督任,沿途平苗寨……光绪元年,乞病归。三年,授甘肃提督,为左宗棠部下。十九年,加尚书衔。二十年,卒,有专祠。工诗,有《剑水诗抄》,善书,有“虎”字手迹流传。
周达武本姓朱,为明末吉王后裔,清军入关后避祸改姓。子周家纯,又名朱剑凡,在蜕园办周南女校。孙女婿中有知名人物肖劲光(次孙女朱仲止夫)、王稼祥(幺孙女朱仲丽夫)。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22: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二十二、春台
春台石碑系竖长方形,有横向裂缝两道,粘拼。书“春台”二大字,字宽0.58,高0.81米。上款:“民国第一辛未;”下款:“仁寿县尹端书。”
尹端,即仁寿尹庄伯,为董宋珩秘书,是“别有天”、“通幽”和“春台”三处石刻的书写者。(详见别有天)
春台原名窦真仙台,为一块长宽约10米的巨石,依壁悬空,若粘若挂,相传是窦真人修道打坐之处。民国二十一年,师长董宋珩在此修造一楼一底的木构装板楼房,瓦顶,上下各三间,取名春台,为消夏避暑的 别墅。抗战开始后,董率师北上,春台由蹇幼樵占用。1985年重建,今存1986年丁稚鸿、曾植先《重建春台记》碑,碑阴有隶书“春台”二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22: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二十三、碧云洞天刻字
在春台之上崖壁高处,凿崖壁嵌三合土,白底黑字,双钩“碧云天”三字,长米余,高米许,字径尺大。上款“道光庚寅(1830)季夏”,下款“卧云书”。
在最近整修中,将“庚寅”添为“唐寅”,为一大败笔。《窦圌山志》载,此刻已在咸丰、同治年间湮没,近年新刻“碧云洞天”四字,疑古碧云洞在此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27:3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主要参考:
《江油县志》
《龙安府志》
《窦圌山志》
《缙绅录》
李生《江油窦圌山清代碑刻》
邓少琴,王家祐《窦圌山道教轮转轮藏雕像初探》
上潼人《谁识故将军——乡人饶崇玉生平》
有关方志及网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3:29:3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敬请指导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29#
发表于 2019-10-3 14:45: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用心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30#
发表于 2019-10-3 16:32: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历史悠久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