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以来,据说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实施“课后延时服务”。所谓课后延时服务,就是学生在放学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或进行相关活动。有政策规定,课后延时服务可以向学生象征性收费,其基本原则是学生自愿,教师自愿。课后延时服务,可以适当减轻家长的负担,家长不再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而发愁,同时教师也有适当的收入。
但也有人质疑这是标准的乱收费:这个确实是变相收费。1、首先学校本来就应该是下午五点放学。2、先以给学生减负为由改为3:30放学。3、家长一般5点才下班根本就接不了孩子也没办法管孩子,只有报名参加课后延时服务。4、最后学校还是下午5点放学,但是课后延时费用收上去了。现在很多学校都200一个月,一个班35人一个月也有7000块,对学校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7年初,国家针对部分家长不能及时接送孩子的问题而提出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目的是解决一部分家长的实际问题,是一项惠民政策。国家并没有强制执行。关键在于这个方案提出后,就必然涉及到延时服务的报酬问题。国家也没做统一规定,而是要求各地方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选择政府财政买单还是选择政府与家长共同承担都可以。如果学校强制全部学生都缴费进行延时服务,那么学校就违背了国家为群众服务的初衷,而有点借政策敛财的意味了~
一、国家制定政策时的落脚点是在服务上,而不是在延时上。
既然是为家长服务,自然要以家长的需求为依据。不能颠倒过来,学校为了方便管理或为了变相收费而一刀切,让所有学生必须延时。
二、部分家长没有时间及时接孩子,可以选择延时服务。如果家长有时间接孩子,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延时与否。
比如国家规定延时服务不能变相为收费补课(估计家长会更欢迎这种)。那么,对于部分是希望孩子多学点知识或技能而又有时间的家长来说,可能更希望选择课外培训。那么,学校强制延时服务显然损失了这剖分家长的利益。既耽误了他们孩子的时间,又让家长多支付了金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446747345 初、高中的早晚自习也要收延时费,这个也该收?
发表于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