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写篇随笔,大概是因为我看见了别人在回忆童年,接着想起鲁迅先生写的社戏,感触颇深。回忆童年一词似乎跟我这种连20都没有的人来说确实不太相称,但也请允许我偶尔深夜伤感一次。
回忆童年,就会回忆家乡,往往最能勾起回忆的就是家乡那些曾经在我童年世界中存在而现在却早已不复存在的事物。 因此,写之前,我问了问自己,哪里容下了我最多的童年记忆?而哪里又将我的童年记忆抹杀的最为深刻?所幸,我刚向自己发问时,脑子里面就蹦出了答案——太白公园。 太白公园永远应该从正门进入,跨过朱门的门槛,看见了带有浮雕的照壁,但在更早以前,挡在照壁前的还有一颗银杏树。小孩子不在乎这些,因为最最快乐的体验还在后面。 当看见那颗歪扭的石榴树,也就看见了那铺展开去的路边的绿树与竹林成荫和一排大石头,看见了那最快乐最百玩不腻的游戏:踩石头路走。大石头颜色各异,质感各异,大小各异,形状各异,每走上一块大石头都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们带给满足小孩最原初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的魔力是大人不能理解。大人只会从那忽高忽低的石头路中回想起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 小一点的小孩,牵着家人的手,会小心翼翼地走。大一点的孩子会比谁走得更快。踩在石头上,必须得时刻注意被别人踩的最多的部分——那里早已被他人的鞋底磨得光滑无比,稍不小心就是人仰马翻。此时的孩子们,耳畔中除了家长时刻叮嘱着的小心,就是昌明河流过一道道坎时产生的聒噪的哗哗声。 石头路走到头了,左边会是一个凉亭,凉亭旁边总会有挑着担子卖豆花的老人,凉亭里边,簇拥着吃豆花的大人、小孩。小孩会把豆花放在凳子上吃,大人则是用手端着。卖豆花的老人似乎很有商业头脑,知道小孩走石头路走累了,家长为此担心累了,便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买他的豆花,因此一直在这个凉亭旁边摆摊。 豆花有甜口和咸口,甜的就是撒点白糖,咸的可就丰富了:豆花装在塑料透明碗里,豆油、辣椒油,盐、味精、干豌豆和干榨菜碎统统撒进去,撒上一撮葱花,塑料透明勺子一插,一碗咸豆花就好了。 吃完豆花继续往里边走,就到了七星桥,桥折六次,恰如天上北斗七星。小孩子当然不会在乎这七星是什么,也不知道天上有着叫北斗七星的星座,更不会知道日后某款游戏里面会有什么“璃月七星”,某部日本动漫里面会有角色叫“七星静香”。 过了七星桥,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是直走再右转,一条是直接右转。直接右转会上一个高高的石拱桥,左边是个假山,穿过假山旁的树丛可以直接来到乐园区。而大多数孩子会选择先右转,但不会上桥,而是往桥旁的木楼梯边走,那里总是聚集了不少人。但那里只有个售货亭,亭里只买一件东西:鱼饵。五毛钱一袋,拆开小塑料袋封口袋,倒出里面的鱼饵——圆圆的,干干的,硬硬的,猴王丹般大小。 鱼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其实,大人也喜欢。撒下鱼饵,一大群金鱼锦鲤蜂拥而至,有金的,红的,红中带金点的,白中有红的,红黑白杂色都有的,很大的,很小的,它们挤在一起,将那翕动的嘴巴撅出水面,恨不得纵身越出水面,激起哗哗声响。俗话说,与人斗而其乐无穷。人们总是会为了更多的鱼挤向自己这边吃自己撒下的饵料且不吃别人撒下的而高兴自豪。还有的小孩子,不喂鱼,趴在栏杆上,就是想找找哪条鱼儿最大。 喂完鱼,还是先直走再右转吧,右转的拐弯口,总会有退休的老人在那里拉二胡,小孩子是不会喜欢听这些的,此时他们的心早在那前面的游乐场去了。 继续直走,路边会有一家气枪射气球的铺子,小孩子怕枪声的,会躲着走过去。大点的孩子能举起气枪了,不妨也会尝试,但无奈总是射不准,再往前走走,便进入了游乐场的广场入口处,此时若是往右后方走,还有钓小金鱼的地方。钓鱼可不是那么容易,考验耐心,考验甩那小竹钓鱼竿的水平,考验如何捏那像泥巴一样的鱼饵、如何配水能在鱼钩上粘得牢靠且量刚好。 还是不钓鱼吧,太难了。出来,左边有可以开船的地方,太贵,家长觉得不划算,一般不让。或者觉得开船时孩子用红外枪打河中间的浮漂靶子后会喷出很高的水柱来风一吹水会飘得一身都是容易感冒。总之,很少有人玩。 游乐场里啊,总会有那不绝于耳的欢快音乐,至于是什么,到现在也不得而知。 继续往里走,会看见一个旱冰场,在孩子看来,旱冰场很大,在大人看来,旱冰场很小。旱冰场旁边有对卖糖画的夫妻,他们的摊位前总是围了很多小孩。 糖画画的有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除此之外,还有鸡的升级版——凤,和年年有鱼。给五块钱,能吃到什么样的糖画,全看运气如何。老板会有一个转盘,买家转动转盘,转到什么画什么。但是来买糖画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识,那便是一定要转到龙和凤,不仅是因为好看,还是因为老板画龙凤时用的糖料更多。 可是不少孩子喜欢作弊,眼看着指针转到龙凤处了,便手指轻微一挡:“看!我转到龙(凤)了!”,老板看后,不会多说什么,转身用特制的铁勺舀出热锅里的糖水,回身拿着那铁勺犹如一位大书法家,勺如笔走,笔走如龙凤起舞在玉石板上,三两下,一只龙或者凤便画成了,递给那高兴且期待着的孩子。 孩子吃糖画,不好下口,经常吃得满脸都是,和吃那吹出来的拉丝棉花糖一样。有的时候一大半的糖画会因为蹭在脸上而断掉落在地上令人惋惜不已。有经验的会从角处开始吃,就像吃棉花糖时得用根木签子挑着吃,直接盲目地下嘴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再次回到滑冰场门口,那里有一排打地鼠机器,打到一定数目地鼠还可以赢一些小奖品,一般是一些塑料陀螺这些。其实往里边走也会有打地鼠机和街机一些等,街机一般是牛仔套牛等游戏,不停地捶打按钮就可以套上牛并获得弹珠,拿弹珠可以换一些小礼品,如一打在手上就自动蜷曲起来的有磁力的手环或者螺旋喇叭,螺旋喇叭就是那种原本卷曲着一吹就变直发出声响的小物件。后来那里改成了许多抓娃娃机和推硬币赢手表打火机甚至钱币的机器,但那仍旧发生在公园改造前。 如果不想玩游戏机,旁边会有碰碰车,大摆锤,海盗船,旋转木马等。碰碰车是在车尾有根很长的直立导线与天花板接触,车动起来,导线还会与天花板间蹭出电火花来,发出哔哔声响。 大人们则是在游乐场旁那沿河边上垂柳下的露天茶桌前坐着喝茶聊天,此时孩子若是过来向家长讨要些钱财玩乐,家长为了能够安静地喝茶,自然也是不会吝惜的。但是当智能手机普及后,孩子更倾向于要手机,家长也更倾向于给手机。 若是玩完游乐项目手头还剩点钱,可以买甜筒冰激凌。胆子大点的,还可以继续往游乐园里面走,穿过头顶公路上跨公园的太白桥,便可以发现鬼屋。鬼屋第一关最吓人,很多孩子刚进门就会惨叫着被吓出来。胆小的一般进去后跟着一个大人,两眼一闭,不管鬼屋里面发生何种动静,眼睛再一睁就出来了。 鬼屋附近还有像轻轨的空中自行车,离地也就两米多高,有电动的和脚踏的,可以在上面游览整个园区。 再往后走就到头了,右转有座桥,转过去上了桥后却再也没有什么能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了。 现在的太白公园在设计师的杰作下成了太白广场,石头路没了,买豆花的老者没了,喂鱼的地方没了,糖画没了,游船没了,仅存的游乐场就一根不到10m的儿童跳楼机和小孩子进去要脱鞋的那种游乐区。公园里的那股古色古香伴随着市井气息的味儿也消散了。公园里新增的夜晚绚丽夺目的灯光,就像那好面子的人,也就仅存其表面上的繁华美丽动人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