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冤屈得雪,重获安宁。府中设宴感念李白之恩,席间,苏亶夫妇对李白之才识、胆略、人品皆极为赞赏,视若子侄。然谈及李白与清月之情,苏亶却面露难色。 是夜,雪霁月明,清辉遍洒庭园。李白与苏清月于梅园中漫步。经历此番磨难,两人情感愈深。清月依偎李白身旁,低语:“若非公子,苏家此次在劫难逃。此恩此情,清月永世不忘。”
李白握住她微凉的手,望着月中桂影,道:“白所为,非仅为恩义,更是为此心。”他吟出早已备好的诗篇:“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以《长干行》之古调,诉尽心中缠绵与对未来的期盼。 清月泪光闪动,却隐含忧愁。她坦言,父亲虽感激李白,但仍希望她能嫁入一个更“安稳”的仕宦之家,而非李白这般纵有惊世之才却前途未卜、可能卷入朝堂纷争的游侠诗人。且幕后黑手未除,苏家仍心有余悸,恐再连累李白。
李白闻言,心如刀割,却亦理解苏亶的顾虑。他目光灼灼,对清月道:“清月,我知你父担忧。我李白此生,未必能屈就于科场案牍,但求仰天大笑出门去,遍览名山大川,挥洒胸中块垒。然我对你之心,天地可鉴。功名富贵,非我所愿,但若为你,我愿一试科场,求一功名,以安父母之心。纵使江湖万里,此心亦永系于你。” 他取出那方素馨帕,郑重放入清月手中:“以此帕为证,待我游历天下,历练一番,必归来堂堂正正迎娶你。在此之前,愿你如天上明月,皎洁如初,静待佳期。” 清月泣不成声,紧紧握住素馨帕,亦取下一枚贴身玉佩放入李白手中:“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纵使天涯海角,清月亦等君归来。”
然而,就在两人互许终身之际,李白敏锐察觉到园外似有黑影闪动!他立刻将清月护在身后。黑影并未靠近,迅速消失于夜色。李白心知,那幕后黑手的威胁并未远离,自己的存在,或许反而会给刚刚平静的苏家带来新的危险。
次日,李白毅然向苏亶辞行,言志在四方,需远游增长见识。苏亶虽有不舍,亦知此乃上策,厚赠盘缠。清月送至江边,千言万语,化作泪眼凝望。
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立于船头,回望渐远的眉州城,手中紧握玉佩。前路漫漫,江湖风波恶,朝堂暗流急,但心中有了坚守的爱情与承诺,他便有了无尽的勇气。 他朗声吟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声随江流传远,仿佛预示着一位绝世诗仙与侠客的传奇,正缓缓拉开序幕。而青城山的问道、锦官城的智略、眉州的深情,都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融入了他的诗魂与剑魄之中。(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