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英塔 又名东塔---位于江油武都镇黄家庵后山顶上,这个春天极热极冷,在瑟瑟的春风里,踏上寻找之途,于此特感谢小王同学的带路,细致的讲解。小王在江油车站接我,然后一起赶公交到江油火车站转20路公交到达劳坪,从老坪开始沿着涪江徒步。由于大风与雨夜,虽无蓝天,但空气极为通透,涪江在春天里格外的青翠,远山格外的清晰。整个川西的盆地中部地势特征呈现于眼前。路过一处渡口--红菱渡口,渡口堤坝延伸到涪江,这里已经停用,成了儿童的乐园。渡船停放在岸边的野草里,于水很近,但也只是一处风景了。渡口的各种标示还是完好,也许再过几年,这里也许会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寻找的路途里,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被替代,很多老的物件慢慢消失在时光里,消失在我们曾经的记忆里,儿时坐过渡船的你是否还记得那时的场景。在武都也看到老渡口,三轮车夫给我们讲起那时的渡口的情形,渡船是用钢丝拉动,可以载运小汽车。可想当时的热闹。行至一处峭壁下见一座观音庙,香烟袅绕。听小王讲,他经过很多次也没有见开过门,今天运气不错了。在路上总会遇见很多预料之外的。
经过石龙嘴电站,见到武引工程的溢水口,正巧有水溢出,很是壮观。过了石龙嘴电站沿着一条土路上山,小路两边开满了白色的七里香,花香浸满了寂静山林,花瓣洒满了每一个角落,不忍心踩上落花。春天不论怎么繁华,终会过去。走过废弃的老屋,山坳里的农户已搬离,只剩下依旧完好房屋告诉闯入者这里曾经炊烟袅袅。蜚英塔就在院落上面的山脊上,登上山脊,见到涪江第一塔--蜚英塔。塔前的两块大石碑完好。蒋德钧亲写的碑文及门额“蜚英塔”石刻,左右楹联 ,上联为“水绕九湾欣得地”,下联为“[url=]山横一柱看擎天[/url]”。碑文介绍了建塔的历经的一些事,想起那移于太白公园昌明河边为这位蒋知府德政坊,在他离任后,江、彰两县绅民建蒋公德政坊,撰文勒石以记其德政。如今又有几位官员能让人民为他立一座丰功伟绩的牌坊?历史记载在石头上,历史记载在时光里。蜚英塔创始于光绪十八年八月,工竣告成于十九年三月,距今一百一十多年。塔高九级,底层用石条砌筑,其上八层砖砌成。周长八丈一尺,共高九丈九尺。塔门为石拱门。拱门上雕有生动的石刻。2008年地震时塔帽坍塌。塔内壁上有石阶,旋转到塔顶,部分地方断裂,不知道以前每一层是否有木板,现在整个塔是空心的。在塔内现塑有四尊龙王,绕着塔走了一圈,留下我的虔诚。与东塔遥相望是南塔,南塔在地震里坍塌,现在那据说那个位置修成了农家乐。
从蜚英塔下山,穿过阳亭坝,走过厂区,沿着陡直的石梯等上望乡台,由于能见度好整个武都, 江油城区部分也能见到,在望乡台后的山林里还居住十六户农户,且只是老年人守候家园,年轻人都已离开,在山下安家。这些老人每天他们都会背着背筐走过那极陡极长的石梯上山,下山,每天照料那望乡台上的观音庙,庙里庙外干净,庙外长木凳不知道多少人在上面歇息过。也许到了某天就荒芜了这山,荒芜了这石梯。
(PS不祥的地方请各位看官指正与补充,我本是懒惰之人,只是喜欢这些时光里东西,写出来与之分享,更重要的是,唤起爱护,珍惜之意)
|
-
DSC00002.jpg
(133.86 KB, 下载次数: 14)
-
DSC00008.jpg
(102.25 KB, 下载次数: 20)
-
DSC00012.jpg
(133.97 KB, 下载次数: 12)
-
DSC00020.jpg
(101.67 KB, 下载次数: 19)
-
DSC00032.jpg
(186.79 KB, 下载次数: 14)
-
DSC00041.jpg
(114.83 KB, 下载次数: 12)
-
DSC00045.jpg
(138.8 KB, 下载次数: 11)
-
DSC00050.jpg
(120.89 KB, 下载次数: 12)
-
DSC00054.jpg
(104.29 KB, 下载次数: 21)
-
DSC00063.jpg
(100.13 KB, 下载次数: 14)
-
DSC00079.jpg
(110.45 KB, 下载次数: 15)
-
DSC00082.jpg
(126.38 KB, 下载次数: 16)
-
DSC00088.jpg
(43.9 KB, 下载次数: 22)
-
DSC00096.jpg
(186.82 KB, 下载次数: 21)
-
DSC00098.jpg
(46.25 KB, 下载次数: 18)
-
DSC00099.jpg
(198.65 KB, 下载次数: 16)
-
DSC00115.jpg
(223.7 KB, 下载次数: 19)
|
wudu 南塔已逝,东塔渐行渐远……
发表于 2015-4-11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