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里酒厂重立的廉泉井碑 南北朝时,梓潼人范柏年晋谒宋明帝。君臣在谈话之间,提到了广州的贪泉。宋明帝问:“据说那里出的贪官均与饮此水有关,爱卿的家乡有没有这种怪异的河流?”范柏年答道:“臣居住在梁、益之地,唯有廉泉、让水,不闻有贪泉。”宋明帝对他的回答十分赞赏,立即拜他为蜀郡太守。据清同治《彰明县志》记载,范柏年所答廉泉在原中坝大乘寺后半里许,让水即是今天的平通河。因大康镇旧县坝在宋代曾出过一位名叫雍繁孙的进士,故流经此段的河流又称雍村河。 让水河边的雍村字库塔 让水河发源于平武、松潘、北川三县交界的六角顶东坡,自北川羌族自治县甘溪乡长滩子流入江油市境,经大康、太平镇等地,南流至鄢家濠东注入涪江。其充沛的水利资源,早在明代就被开发利用,历代在县境沿岸修建的引水河堰有:大康镇的大成堰、永兴堰、三合堰、七里堰,太平镇的涪西堰,青莲镇的涪济堰等六处引水工程,共灌溉农田两万多亩。 让水河流经原彰明县的古桥院寺侧的鄢家濠,旧有古渡,相传谪仙人李白曾在此过渡,后清人在此设立义渡,并立石碑一通,上刻“谪仙渡”三个大字,下刻“谪仙义渡,雇工撑船,一切往来,不取船钱”。 谪仙义渡碑 道光年间,此地多年有津无渡,有渡无舟,士民苦于涉水渡川。有一个名叫周宗才的人长年在此撑渡糊口,后来年老体衰,便雇人代替自己,雇费开支随之增加,索要的渡费也成倍增加,行人难以承受。咸丰元年(1851),彰明东郊有位名叫熊文的善人心生怜悯,为了让行人能免费过渡,便捐出了沙地二十亩、水田一亩作渡田,用作造船造桥和雇佣渡夫的费用。乡中三老推举刘鹤松(字嵩山)、赵敬亭等四人共同来经理。四人出具公文并投递给知县张邦佐备档。因经费有限,熊氏父子再捐资补充,但仍然入不敷出。刘嵩山与赵敬亭商议,拟将渡费并入祭祀李白的祀费,用祀费来维持渡费。两人把想法报告给知县乔世清,乔知县说这个方案可行,并将义渡命名为“谪仙渡”。不满一年,刘嵩山去世,随后又遇上辛酉蓝乱。乱后,百姓几乎没有财物和蔽身之所,扩充义渡的提议也就因此搁置了。这时,有一位慷慨好义的贰尹刘虚堂站了出来,独自捐出腴田十四亩余、沙地七亩余用来补充渡费。自此,夏天撑船,冬天搭桥,义渡经营自如。彰明知县何庆恩听说这件事后,非常高兴,夸赞道:富庶地方的人们热心公益事业,谪仙义渡的创建证明了这句话是对的,而彰明的这种急公好义之风前启后继,没有止息,就更加可贵了。何知县又拟定了义渡章程若干条,并改渡名为“学士渡”。旧彰明之人,共怀利济之心,其好义之风,为李白故里增辉不少! (来源:“史志江油”微信公众号,李戴(绵阳)、松风撰文)
|
松风 没跟你开玩笑滴,这是县志上记载的! [attachimg]2726966[/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0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