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欢 于 2012-3-1 09:45 编辑
马大嫂今年五十多岁了。身体胖胖的,挺着这个年龄特有的下腹,身材不高也还显得壮实。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头发是栗色的,浓密的短发直直地覆盖着。面孔不是那种通常说的满是沧桑,虽然已看不出当年的妩媚,但是眉宇之间能感觉到她的精明能干。 马大嫂来自马角坝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地震前就进城了。听人家说太平场好做生意,她和马大哥一起就进城了,不知怎么就摆了个地摊卖书过起了日子。其实那些书都是些什么黄历、相面、测试运气、低俗市井文化之类的非正规出版物。进城自然没有房子住了,好在太平场有很多破旧的房子可以栖身。不过一年还是要给房主几百块钱的房钱,虽然地震后几乎要倒塌。马大嫂把那条逼仄的过道收拾了一下,捡来一些废旧的广告布搭个蓬蓬,自己垒了个土灶,捡的柴禾加上灌装燃气,厨房也就有了。一住这么多年了,前两天还招待了乡下来的客人,说是走人户路过顺便来耍的。 马大嫂说,她的儿子没有出息。离婚了,孙娃子被女方父母带走了。儿子一个人自然耐不住农村平淡的生活,也不好意思和父母住在一起,说是和几个同乡在山西煤矿打工呢。看她说起这些时,脸上没有过多的忧虑,似乎也没有一般农村妇女对儿孙的眷顾之情。 她平时很少回乡下,毕竟来回还是要花一些车钱。乡下承包的地早先是拿给别人种的,自己还能得小部分收入;后来出去的人多了,很多地也就没有人愿意种了。这一两年,一到农忙时马大嫂自己就回乡下,请上乡亲们一起帮忙把地种上,多少也还有点收成。马大哥却很少回乡下,即便是农忙时节也不回去。通常,家务都是马大嫂一人承担。你看马大哥还学起了城里人,养了一只杂交的土狗当宠物,没事的时候就会牵出去遛遛。 太平场列入城区改造计划后,陆陆续续很多公房已经拆除了,只剩下还没有协商好的部分私房没有拆。马大嫂就在拆房后留下的废墟中清理了几小块菜地,种上了很多蔬菜。没想到蔬菜居然长得很好,自己吃都来不及。离菜地不远的地方,马大嫂还利用拆房遗弃的杂物搭起了一处临时简易厕所,虽然无法分厕,倒是方便了那些做小生意人和卖菜的农民。 最近,马大嫂有点烦心。小城要评选什么卫生城市,书摊不能在交通路口的大街上摆了,只能摆在巷子口那儿,生意很差;同时主管部门又来要求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了,这个可能又要花钱;简易厕所属清理范围,拆了到哪儿去方便呢?最最揪心的是,听说这一片要打造成一片仿古商业街,租借的房子就要拆除了,以后上哪去住呢?哪儿找这么便宜、方便的房子呢?这书摊的营生又在哪儿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