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庙子
对于“石庙子”的记忆是从娘胎里刻录入我脑我心的。“离家6KM”、“路上多山多坟”,“石庙子”是一颗成熟的石榴,虽然去往路途艰辛,但是架不住他的甜,我6岁便可以全程步行,只为见我最亲的人,那是妈妈的家,门口总有慈祥的她,妈妈的妈妈。
一位旧社会出生的女性,自小受尽万千苦痛,一生含辛茹苦养育一子五女长大成人成才,衍生家庭20余个,百余人。她勤劳、勇敢、善良,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更是我生命中无可替代的角色。
73岁那年,正当该享受天伦之乐,却因长年劳作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至于瘫痪在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岁月和疾病无情地折磨着她,卧床在家长达14年。
而在此期间,她始终坚持生活自律,严格控制饮食,从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同时,感恩党和政府,以身作则,营造出优良的家风。
还有一个月就是中秋节,而中秋节的前一天是她的87岁寿辰,我期待已久,准备带着自己做的醪糟米酒,和爸爸妈妈以及妻子和两个儿子前往石庙子为她祝寿。
然而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噩耗是中元节中午传来的,眼泪是从心里面滴落的。
我开始陷入无限的自责中,我曾经不经意向她说起的事,如同一根根麦芒刺痛着我的心,就像我曾向孩子许下的诺言,我以为人生很长,有的是时间一件一件的完成“愿望清单”,却不曾领会她所爱的醪糟一口,水果糖一颗,和她不敢奢求的陪伴。
我以为“石庙子”的概念会慢慢淡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记忆会渐渐模糊,但是医生却说重要的记忆会不断的强化,年龄越大越清晰。
写这篇文章还有一个目的,将来我在弥留之际,如果我喊出了 “石庙子”,希望我的两个孩子能明白我依然想念她,我亲爱的外婆,她叫“赵光珍”,1934—2021,生前家住战旗镇石庙子。
2021年8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