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流行起一个段子,如果你周围还没有人阳了,说明你没有朋友。
不过估计再过一两周,估计大家就都"有朋友"了????
最近,由于病例激增,我们公司的同事都买了抗原检测试剂在家自测。以便尽早发现,尽早确诊,尽早隔离……保护好家人朋友和同事。
但对于抗原检测大家还处在逐渐摸索的状态,也有非常多的疑问。比如:抗原检测是否有效?能不能代替核酸检测?具体使用方法是什么?
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抗原检测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抗原检测?
现在市面上一共有两种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的方式,一种是聚合酶链反应测试,也就是我们之前一直使用的核酸检测,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我国今年3月份推出可以在家自测的抗原检测。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包括四种结构蛋白:表面的突刺蛋白、膜蛋白、包膜蛋白和里面的核衣壳蛋白。抗原检测通常测的是表达量高的核衣壳蛋白,即N蛋白,通过抗原恶化抗体结合反应检测。
2、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有什么区别?
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在检测原理上是不一样的。说得通俗易懂一些,如果把病毒当成一个水果,抗原的检测方法是从抗体出发去测外皮,综合特异性之后,就可以让病毒显示出来;而核酸检测更为复杂,需要通过扩增来检测它的内里的RNA物质。 一句话总结:抗原是测外层的衣服,核酸是测里面那层的基因。
3、如何正确进行抗原检测?
1-1 获得渠道
如果大家有检测的需要可以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到目前为止,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36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2-2 检测
使用流动清水或手部消毒液清洗双手,仔细阅读抗原自测试剂配套说明书及抗原自测相关注意事项。不同牌子的说明书可能会有些微的不同。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要求在 14℃-30℃常温条件下,避免过冷、过热或过度潮湿环境导致检测结果异常。 如果是从冰箱里拿出试剂需要防止起码半小时至室温。抗原检测卡拆除包装后置于平坦、 清洁处。
注意 检查试剂是否是在保质期内 试剂的检测温度为14-30℃ 不要提前打开试剂,试剂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假阳情况 不同品牌的试剂使用方式可能会稍微有些不同,所以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年龄 14 岁以上的,可以自己进行检测,2-14岁的孩子需要由其他人帮助检测。
先用卫生纸擤去鼻涕。小心拆开鼻拭子外包装,避免手部接触拭子头。
随后头部微仰,一手执拭子尾部贴一侧鼻孔进入, 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 1-1.5 厘米后贴鼻腔旋转至少 4 圈(停留时间不少于 15 秒),随后使用同一拭子对另一鼻 腔重复相同操作。
注意
不要用手或者其他物体接触到取样的棉签端,不然会污染样本。
我们不是要擦拭鼻孔的内部,而是要擦拭鼻道深处的组织。
如果取样的时候流鼻血了,就不要再继续测试流血的这一边鼻子了。
根据试剂说明书,将采集样本后的鼻拭子立即置于采样管中,拭子头应在保存液中旋转混匀至少30 秒,同时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挤压拭子头至少5 次,确保样本充分洗脱于采样管中。
用手隔着采样管外壁将拭子头液体挤干后,将拭子弃去。采样管盖盖后,将液体垂直滴入检测卡样本孔中。
根据试剂说明书,等待15-20分钟后进行结果判读。
注意
需要等待15-20分钟再观察检测结果,很多时候试剂还没有反应完成,会造成结果有误。
观察时需要仔细,很多时候T处的那条线不会特别明显,很容易忽略,需要我们多注意一下。
3-3 处理
社区居民检测结果阴性的,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
检测结果阳性的,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4、抗原检测多久测一次?
一般来说的话,如果将抗原检测用于筛查,每天测一次,如果没有条件的话,至少每三天要测一次。
因为如果是每四天或者每五天测一次抗原,有可能就会错过时间窗口,在筛查过程当中出现假阴性情况。
5、抗原检测准确吗?
可以肯定是抗原检测的准确度肯定不如核酸检测,快速抗原检测灵敏度仅约为50%。目前,即使是最准确的检测方法(核酸检测)也无法达到100%临床灵敏度。
如果操作得当,准确率还会因为人群的不同还有试剂的牌子呈现出差异。试剂出错主要就是体现在“假阴”的可能上。
1-1 是否有症状
对于已经出现新冠症状的疑似患者,检测准确率平均为72%,其95%的置信区间为 (63.7%,79%),即有95%的信心认为这个区间包含平均值。
对于未出现新冠症状的人群,正确检测出阳性的准确性率平均为58.1%,其95%的置信区间为(40.2%,74.1%)。
1-2 症状出现后检测的时间
新冠症状出现后一周内,快速检测出阳性结果的准确性更高。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症状出现后一周内,快速检测平均能够检测出78.3%的阳性病例。
1-3 产品品牌差异
研究人员还发现,不同品牌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准确性存在很大差异。其中,Coris Bioconcept检测试剂盒准确性最差,仅测出34.1%的阳性病例。SD Biosensor STANDARD Q试剂检测结果最可靠,能够正确检测出88.1%的阳性病例。
2021年4月份发表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四种新冠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后发现,四种快速检测试剂盒正确识别阳性病例的几率约为一半,几乎所有品牌都能正确检测出阴性结果。
敏感度:检测阳性的能力
特异性:检测阴性的能力
▲数据来源:JRC database
可以看到两个数据差别还是很大的。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病毒载量是灵敏度的最大影响变量。
如果病毒载量很高,那么灵敏度就会大大提高,如果是病毒载量很低的患者,比如无症状感染者,那么试剂的灵敏度就会大大下降
有研究表明,对于ct值为20的样本,灵敏度高达98%, ct值小于25时,灵敏度为 91%;如果ct值大于25时,灵敏度就会急剧下降至 54%。
更不要说,在检测过程中会有操作不当等其他因素。所以,检测结果是不能取代核酸检测结果的。
如果快速检测显示未感染病毒,但确实存在新冠症状,为避免假阴性结果,建议进行更准确的核酸检测来进一步确认。
既然检测结果不那么准确,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它呢?
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写到抗原检测的定位是“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在感染初期,病毒载量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抗原检测可以作出快速筛查。
与核酸检测相比,快速抗原检测具有一定优势,例如:
能够短时间内出结果
便于携带和使用
比核酸检测便宜
不需要专业人士或实验室
这样的优势让它在前期的大规模人群筛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且频繁、便捷的检测可以部分弥补其低灵敏度的缺点。有研究表明,当让感染人群多次进行抗原检测,确定的真阳性结果的估计准确度从 38% 提高到了92%,而抗原检测正好是适合频繁检测这一策略的。
之前香港疫情爆发时,抗原检测就为前期筛查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疫情爆发初期,大量的人群排队几个小时去做核酸检测,这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机会。
奥密克戎的感染进程非常快,等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可能已经传染了不少人了。快速抗原检测,可以用来筛查潜在阳性病例,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更快发现阳性病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