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八千里路 于 2012-6-30 15:23 编辑
例行的拍了几张照片后,骑上车,哼着歌就往下去。歌没哼几句,车也没骑几百米,这时发现路没有了。从地形上看,前面的路应该是被上面垮塌下来的山石埋起来了,要不不可能忽然消失。我把车放倒在地,上前面侦察地形。路确实没有了,但顺着一条沟有车辙往下去。那会不会路就在沟里?但我又觉得不太会,因为沟里会涨水,涨水就会冲毁路基,作为一条非临时的路,不太可能顺沟而下。那路去了哪里呢?
找了很久,走了很远,依然没有发现路的踪迹,我又开始怀疑刚分析的有误。万一这一段路本来就是临时的,等其它地方修好后再重新处置,那也有可能。这种地方,也许车辙就是最好的向导。汽车能走,难道自行车还不能走了?那就跟随车辙去吧。
坡有点陡,不敢骑着下去,于是下来推车下坡。沿着沟往下走,车辙若隐若现。走了一段后发现车辙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也许是被雪水冲没了吧。继续往下走,沟越来越陡,沟里的石头也越来越大,我不由的感叹现在这越野车的性能,这么陡的坡,这么烂的路都能开。
又往前走了一段,傻眼了:前面的坡度足有七十度,乱石足有半人高。这样的路除了变形金刚,别的什么车都不可能下去,也不可能上来。这就意味着我走错路了。那路到底在哪呢?这时想起了杜一的航迹。
打开地图,加载航迹,定位站立点。当地图上显示出我的站立点时,我手里的平板都差点摔在地上。这话丝毫也不夸张,当时我就有点站不稳的感觉,两手发抖,两腿发软,脑袋里嗡嗡直响,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
我想你猜也能猜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我现在的站立点离杜一的航迹最近的距离也有1.4公里!在这高山峡谷中,这1.4公里是无法逾越的。要想走到杜一那条航迹上去,必须原路返回。从杜一这一天行程的距离看,他走的就应该是公路,否则他走不了那么快那么远。
如果原路返回,我得来回跑三趟,而且是上坡,一个很长很陡海拔很高路很烂的上坡,可能到天黑也完不成这件事。想到这些,我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车都没放稳,我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时候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欲哭无泪。
我想不清楚杜一走的路是从哪里拐过去的,那条路在我现在的什么方位。打开地图,作为当过一年侦察兵的我,居然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由于平板上的地图不能像Garmin的地图那样转动,最后不得不依靠指北针,才把平板勉强归北。平板归北后,最终判断出杜一走的路在我前进方向(东北方向)的左手边,也就是在地图上我站立点的西边。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的思绪零乱到了极点。我多希望此时此刻旁边有个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办,或者能有个人可以商量探讨也行啊。但是这一切,都需要自己作决定,没有人可以帮我,因为此时离我最近的人可能都在一百公里外。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只有镇定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原路返回,二、从现在这条沟里走下去。原路返回太消耗体力,耗时太长,而且会产生焦躁的情绪。从现在这条沟里走下去,风险又太大。一是不知道这条沟能不能走下去,如果下到更深的山谷受阻再返回,那样可能会直接崩溃。还有就是即便下顺利下去,如果出去的路不在这条流域,那结局比前者更惨,甚至可能惨死于此。但是,如果这条路可以走出去,那前面的路就没有白走,比起原路返回还能节约更多时间和体力。
我潜意识里还是想从这条沟里走下去。到底能不能从这条沟里走下去,并走出去,不能靠猜,需要求证。结合地图看,我下到沟底后将向正北方向(山谷的走势方向)前进,而杜一方向是一直往东北方向,一个往正北方向,一个往东北方向,这样一直延伸出去就必定会有交点。这个交点在哪呢?地图上测得在正北方向5公里处。目测正北五公里的地方,基本上可以肯定就在这条流域。也就是说,杜一的路线最终走到了我正北方向山谷的流域,而我只要顺利下到沟底,我就最终可以在地图上看起来比较开阔的山谷里和杜一的路线重合。
至于我能不能顺利从这下去,那就只能去前面探路。我装好平板,拎着铲子往下走。过了那堆乱石后,居然发现一条向下的小路,虽然时有时无,有些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是一条路。这里怎么会有一条小路,不得而知。那这条小路又通向何方?从山沟的地形看,这条路除了去谷底,另外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因为两边都是峭壁。再仔细察看,居然发现几个新鲜的野牦牛脚印,最多也就最近两三天踩出来的。
牛能走,我就能走。我是牛人,走的就是牛路!兴奋得很,终于可以不用返回山顶了。下山的路很陡,摔了无数次。自行车的脚踏板屡次碰撞小腿,以至于小腿皮开肉绽。下山后没走多远就把脚踩板卸掉了。
陡坡感觉上去已经下完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那条没有水的沟边有一行排列整齐的石头,看上去很眼熟。难怪眼熟,原来这两天走过的路边上一直都有这样的路沿石,那就意味着我已经上到新藏线老路的遗址。往回看,奇怪的是这路通向了我下山的右手方向,而杜一的路线在我的左手边,难道西边还有一条路?后来得知,上下硫磺达板当年并没有修出公路,也许还没来得及修就火山爆发了,出来后问杜一,他走的也并不是公路遗址。
顺着牛蹄印,连滚带爬的下到谷底,这才觉得有点饿,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多。随便吃了点东西接着赶路。吃完东西就顺便把自行车左边的脚踩板卸了下来。
这一带的公路遗址还保存的比较完整,虽然逢沟必扛,但不管怎么说,让人的感觉还是在路上。六十年过去了,哪怕从山上下来的一个小水沟,也足以在路上开凿出一两米深的沟。最难过的就是这种小水沟,跳又跳不过去,扛车要么下不去,要么上不来,要么下去后别在里面转不过身。这需要耐心,否则会让人抓狂不已。
公路是公路,不过需要人们展开联想。因为在这个沿河岸凸显出来断断续续的平面上,已经堆满了从山上滚下来的落石,而且山上还在源源不断的滚石头下来。如果没人告诉你这是公路遗址,也许你想象不出这是一种什么地貌,生出如此模样。
现在正是冰雪融化的季节,山顶被积雪压了大半年的石头,在积雪融化后显得很活跃,随时都准备一跃而下。在这一段“路”上,两边的山体相对来说还比较开阔,高山而不峡谷。落石滚下来还能提前看到,避让的机会还是很大。所以对于落石,并没有感到太大压力。
对于需要不停的扛车的这一事实,早就有心理准备,杜一曾提到过。我当时觉得,这路也不过如此。在这样一条公路上,还得不停的“找路”,因为乱石堆里无法推车通过,必须找到相对来说障碍最少的途径。今天很感谢野牦牛同学,它的脚印让我省下不少找路的时间。这个庞然大物一点也不笨,它走的路是最平坦、最平顺的路,我不知道它是通过什么去判断和识别的。也许这条路上本来就还存在另一条路,只有这些动物们知道。有野牦牛相伴,心里很踏实。
今天没有目的地,走哪算哪,到哪天黑就在哪里扎营,所以也不关注时间。走了多久也没太注意,这时“路”没有了,随之进入一条宽阔的河床。河床里没有水,石头不是太大,而且越到下游石头越小,这样的河床很适合推行。
河床
这段路走的很快,心情也很好。只是陪伴我大半天的野牦牛同学的足迹消失在河床上后,心里隐约觉得有些失落,我还几次试图专门去寻找,想知道这个孤独的东西去了哪里,但都没有结果。虽然有可能真正碰到它的时候,汗毛都会竖起来,但在这种相对来说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内心是多么的希望有所依托,哪怕是依托于可能伤害自己的野牦牛。
离杜一的航迹越来越近,心里一阵狂喜,也许上了杜一的航迹,前面就是平坦的大路,虽然明明知道不太可能,但还是在不断的给自己希望,也告诉自己要接受失望的后果。
终于与杜一航线交叉,尽管没有看到平坦的大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已经站在一条正确的路上。这个地点在地图上被标注为苏巴什,是当年修路部队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挥部。
从后来得知的硫磺达坂下到谷底没有路这一情况推测,这条路是被分成两个部分来修的。我与青海老乡分手到阿什库勒盆地这一段是一个部分,据说修路的机械是从民丰进入的,我想那时的机械可能不过就是推土机而已。另外一部分就是从于田县的普鲁村到此。
在这里的河床上已经开始出现水的痕迹。但是站在河床上东张西望了一阵后,并没有发现有像指挥部遗址的地方。又向前走了大概五分钟,发现高出河床两三米的地方似乎是一个长长的平台,我决定爬上去看一看。到了这个平台的底下,发现很多条通向平台上面的路,应该是有人频繁从平台上面下到河里时踩出来的。虽然看上去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都还保持着原来的面貌。
从小路上去,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开阔地,开阔地的远处是延伸向远方的路基,眼前便是我一直在找的指挥部遗址。这片遗址的规模要比冰河旁边的那个遗址规模大得多,保守的估计可能怎么的都有一两千平方米。和冰河旁遗址相同的是,所有一切都已不存在,只留下这些断墙。可以想像当年的人们,穿着和我现在穿的棉袄一样的棉袄,腰里捆着皮带,脚上穿着大头鞋,从这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情景。
历史,这就是与我们离得很近的历史。六十年,可以很漫长,也可以很短暂。
指挥部遗址
下到河床,把自行车弄上平台上。拍照,继续前进。沿着路基一直往前走,接下来是我的第一次回头路。走着走着,到了断崖上。路基被水彻底冲走了,一点东西都没有留下。下不去,只好往回走,往回走了几百米,有一个地方看上去像有人从那里下去过,于是我便也跟着下去。
下到河床上一看,这才走了没多远,怎么河水已经这么大?这是一个我到了傍晚才明白的现象:这里的河水到下午四点钟以后就开始上涨,而且越涨越迅猛,后半夜又开始回落。这是高原雪山一种特有的现象,因为冰雪从中午开始融化,到下午才能流进河道,所以河水便从下午开始上涨。晚上冰雪又被重新冻上,河水也就开始慢慢回落。第二天又如此循环。
第一次脱鞋过河。冰冷、刺骨。上岸后感觉就像有人在拿镊子从腿上拔汗毛。如果就过这么一次也就罢了,但是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过到河左岸,走了一百米,甚至几十米,又要重新回到河右岸。回到河右岸,走不出几步,又得过河。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扛着满载行李的车,挑战着人的各种极限。
|
1344421435 我想替你母亲说:停下来吧,克里雅之后就不要再去冒险了,你的生命是母亲给的,你没有权利这样自虐。
发表于 2014-3-5 12:12
八千里路 谢谢你一直关注,谢谢
发表于 2012-7-2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