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今日 4731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江油人] 曾经李白故里野生鱼类资源 李政虹

正红 (中级会员) 发表于:2024-5-27 14:26:19|查看:26569|回复:14     [复制链接] | 来自四川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曾经李白故里野生鱼类资源

李政虹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一千三百年前,幼居四川江油青莲的唐代诗人李白,以青葱而纯真的视野,用诗词记录下家乡自然风光之美。如今的江油,更是以“一半山水一半城”闻名川西北。李白曾在《戴天山访道士不遇》中写道:“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这就是江油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由于嘉陵江、涪江两大水系贯穿全境,龙门山脉褶皱带和摩天岭山脉在这里相交相融,所以境内拥有高山、丘陵和盆地坝子多样性地质地貌,北部山区峡谷沟壑密布,河道狭窄回湾多、乱石滩多、河流湍急。结合地理垂直落差大的特点,非常适合野生鱼类栖息与生长。

还是四十年前,笔者有幸在江油境内嘉陵江、涪江水系中相遇相识了非常多的原生态野生鱼类,在河滩、溪流边捉小鱼小虾、逮青蛙,在碧绿的草坡上玩耍嬉戏,拾柴火野炊的场景历历在目。

山清水秀的观音滩,地下溶洞密布暗河流淌的佛爷洞;瀑布叠叠的雷鸣堰、泰山庙,翠柳泛烟波的昌明河畔;峡谷漂流敬元青江,以及野鸭、红嘴鸥成群觅食,芦苇微荡的涪江两岸……,都是六、七十年代少年时光最美好的回忆。

“蜿蜒曲折,峡谷陡峭;碧峰叠障,雾锁江岸”。涪江源于雪域高原雪宝顶,而江油北部山区的青江则发源于南坪轿子山,属嘉陵江支流。

还有江油境内的青片河、方水河、阴平河、平通河、芙蓉溪以及盘江等,都是从近在咫尺的雪域山川中来,水温寒凉,适合冷水鱼类生存。

在清澈透碧的江河中,岩石、鹅卵石下藏有石爬子、水蜂子;淘金挖沙后荡游在沙窝里觅食的船钉子、黄沙鳅;春夏之交松花岭回水滩洄游的桃花板鲫、马口、麦穗鱼;青莲盘江边芦苇荡里悠闲的彩石鲋、翘嘴鲌;大康匡山下河段专吃岩石浆苔藓浮游虫的中华裂腹鱼;让水马溺水的短须颌须鮈;河西村头三岔河的棒花鱼;彰明涪田坝涪江段的华鳈……。

如此众多的原住野生鱼类群达6目15科46种,占长江野生鱼种类近三分之一。九十年代初期,江油中学生物学实验室采集并制作了完整标本,保存至今。

几十年的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现如今江油境内的江河中,鳗鲡、中华倒刺鲃、蛇鮈、沙婆子、黄石爬鮡等濒临绝迹,让水河谷观音滩、西方景的石爬子、水蜂子也被饕餮宴吃到了上千元一斤,这已成为世纪之殇。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顶42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发表于 2024-5-27 15:04: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并不少



来自: iPhone客户端

点评

刀锋之龙潭  清波鲤鱼 

发表于 2024-6-10 19:12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4-5-27 15:13: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藤椅
还是你厉害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5-27 16:51:2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板凳
图文并茂,您是弘扬正能量的光荣使者!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5-27 18:31: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江苏
报纸
吃货破坏了生态环境保护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5-27 19:38: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地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5-27 21:27: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7#
有些不好吃。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5-27 21:45: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8#
世纪之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5-27 23:0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9#
只要没有新能源鱼竿和药师,鱼是弄不完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4-5-28 17:45: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0#
还有一只耙胡子鱼,傻兮兮地,有17公分长只有,身上有黏液,滑不溜秋地,如果不小心被它鳃那边地刺,给扎一下,保证你终身难忘,挺酸爽地。平时在石板下面生活,群居最多,现在基本上绝种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