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患者的自我调理 我是一位老年的鼻窦炎患者。零几年的一次感冒,由于未得到及时治疗,拖延了一个多月,清鼻涕逐渐变成黄绿色的浓鼻涕,当时我未加以重视,任其发展直至停止流涕。后来才知晓,那次感冒衍变成了鼻窦炎。此后,每逢感冒,便会流出黄绿色浓鼻涕,再往后,晚上睡觉开始打鼾,口干得难以入睡,这时我才意识到鼻窦炎若不解决,会严重影响生活。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鼻窦炎的治疗颇为繁琐,且难以根治,所以我多年来一直采取控制感冒的方法,以避免鼻窦炎发病。 21 年,在市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鼻窦发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 我依旧沿用控制感冒的老办法。 虽说控制了感冒,减少了发病,但鼻窦发炎的情况依旧存在,白天耳鸣、头晕,晚上睡觉有时会鼻塞打鼾,有时鼻涕倒流…… 22 年底,我的一位近亲鼻炎也较为严重,晚上鼻塞导致睡不好觉,白天遇气温骤降就流清鼻涕、打喷嚏,尤其在每年九十月季节交替、气温骤降时,流清鼻涕、打喷嚏的症状频发,擦鼻涕擦到手软。因其相信西医,采用西医淡盐水洗鼻数年,并使用了一些西药,鼻炎虽有所控制,但气温骤降时流清鼻涕、打喷嚏的情况仍时常出现,还长出了鼻息肉。 我虽不是医生,但深知鼻炎往往是感冒治疗不及时所致,而鼻息肉则是鼻子经常受凉、鼻甲分泌物聚集成团。解决息肉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切除,因为患者体质寒凉、易生息肉的条件未改变,即便切除息肉,在特定条件下仍会复发。所以解决息肉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寒凉体质。鼻炎并非绝症,但西医难以根治。我的初衷是协助医生帮助近亲治好鼻炎。 西医在鼻炎治疗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西医认为:流清鼻涕、打喷嚏并非疾病,只有鼻窦发炎、鼻甲息肉、鼻中隔偏曲等情况才需治疗。只能等待病情严重时再行治疗。待到鼻息肉影响呼吸时,西医表示:鼻息肉可开刀切除,但无法根治,且开刀存在风险。多数患者选择淡盐水洗鼻这一保守治疗方法。 然而,患者可能并不知晓,淡盐水洗鼻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阻止息肉发展,只是减缓其发展速度,息肉仍会继续生长,或许 3 年、5 年、8 年、10 年……最终仍需求助西医动手术。但关键是,手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动手术并不意味着鼻炎被彻底治愈。这便是西医治疗鼻炎的痛点——西医虽能缓解病症,但难以根治,患者却仍需感恩西医的治疗。 当然,西医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在急救方面,西医还是颇有成效的,但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并非其专长。 治疗鼻炎,首先要正确认识鼻炎。顾名思义,鼻炎即鼻子受凉发炎。那么如何治疗鼻炎?不让鼻子受凉,或者让鼻子不再惧怕受凉。如此理解鼻炎,治疗鼻炎是否就变得相对简单? 鼻炎患者在两个时间段较为难受,其一,晚上睡觉时,下半夜气温骤降导致鼻子受凉,鼻甲分泌粘液堵塞鼻道,造成鼻塞不通气;其二,气温骤降时,鼻甲大量分泌粘液,引发流清鼻涕、打喷嚏,即便鼻子搓红也无济于事。若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鼻炎患者便可恢复正常。 对于第一个问题,如何防止睡觉时下半夜降温导致鼻子受凉?可以用软布制作一个能完全覆盖鼻梁和鼻窦的面罩,晚上戴在面部,早上取下,然后双手擦面,促进面部血液正常流动,也可用淡盐水洗鼻。为验证这一理论,23 年春季起,我开始使用自制面罩,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天气冷热,坚持使用近 20 个月。本月初到医院检查,鼻窦炎已不治自愈。 但我的近亲却依旧流清鼻涕、打喷嚏。 对于鼻炎患者白天在气温骤降时流清鼻涕、打喷嚏的问题,预防方法更为简单。感觉气温下降、即将打喷嚏时,立即双手搓面、鼻梁,搓热后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厚口罩,尽量覆盖鼻梁,必要时戴上帽子,为鼻子保暖。 只要鼻子不受凉,就不会流鼻涕。 这是辅助治疗鼻炎的第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即使鼻子受凉也不流清鼻涕、打喷嚏。此方法也不难,即为患者补充正气、阳气。中医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总之,医生治病侧重于症状,自己治病着眼于病因和行为。所以在疾病初期、尚无不可逆器质性改变时,自我治疗相对容易,且用药较少。当然,这需要准确找到病因及预防办法。 以上是自己多年来自我调理鼻炎的一些经验,欢迎大家讨论。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