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请坛友来讨论一个婚姻问题

wangma2008 (新手上路) 发表于:前天 09:48|查看:24624|回复:99     [复制链接] | 来自四川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结婚的时候三金,彩礼由男方支付,双方酒店待客费用也是由男方支付,女方未陪嫁,彩礼用于装修女方名下婚前的房子。

婚后一胎女儿跟男方姓;二胎儿子,女方想随女方姓,男方想随男方姓,请大家讨论下这种情形。(双方均为独生子女)





083625wniafi9m5aptotww.jpg (11.41 KB, 下载次数: 84)

083625wniafi9m5aptotww.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19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发表于 前天 1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我结婚的时候,彩礼男方给了六万,我父母陪嫁十万!酒席各办各,我家的酒席我父母出的!我生了孩子我说我姓好听些,想跟我姓!老公,公公婆婆都同意。但是我爸妈不同意,我爸说这样不好,毕竟我老公是男的,在中国这种情况有可能我老公会被人蛐蛐。没有必要!跟他姓,孩子不也是我们家的孩子!结婚了这种大事面前要认真考虑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aixiao : 你爸妈,确实
前天 10:42 来自四川 回复
zcy217 : 想点两个赞
前天 11:40 来自四川 回复
岁月煮酒 : 如果我有女儿,以后女儿的孩子我也会要求跟男方姓。因为我就是跟我母亲姓的,我爸这边兄弟姐妹多,我妈是独生子女,所以我跟我妈姓,但这么多年我爸心里有跟刺只有我能体会,如果我自己可以选择姓氏,我绝对跟我爸姓!
前天 14:07 来自四川 回复
谢谢合作 : 美女家庭三观正,嫁到婆家也受婆家尊重,同时也有话语权,幸福美满。
前天 19:48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女方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最好同一个姓。我朋友两个娃娃两个姓小时候矛盾多得很,没经历过就觉得无所谓经历过才知道鸡毛蒜皮的事对娃娃成长还是有影响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隆中对 : 这就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承
前天 11:26 来自江苏 回复
骑蜗牛看烟火 : 说的对。两个姓爷爷和外公都会区别对待。
前天 12:34 来自四川 回复
岁月煮酒 : 就是,明明是亲姊妹,非得要取不同的姓
前天 13:57 来自四川 回复
刀锋之龙潭 回复 隆中对 : 说的极对
昨天 08:04 来自四川 回复
隆中对 回复 刀锋之龙潭 : 你是怎么看的?
昨天 09:03 来自浙江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2: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见过这种家庭矛盾,影响几代人甚至亲戚的和睦。争孩子姓氏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传宗接代这个传统思想,但各自退一步想 都是普通人 也没啥好传承和值得铭记的,一般人最多只知道自己爷爷奶奶的名字,再往上一辈就极少有人知道自己曾祖父母的名字了,所以再往下三代就没人记得你是谁了,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争孩子姓氏,以家庭和睦为重吧。如果实在争论不下去 给你个建议:暂时取个含父母姓氏的复姓,父姓在前(毕竟中国大多数都是随父姓),等孩子长大了愿意跟谁姓自己决定。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刀锋之龙潭 : 这种也要争吵!
昨天 08:05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什么三金,彩礼,陪嫁,宴请宾客费用,听着就好麻烦,也许我不适合结婚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4: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新疆
亲姊妹还是一个姓氏好,我小时候就跟我妈姓,其中的心酸只有我自己知道,等我稍微懂事了我就叫我妈把姓氏改成我爸的姓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付祥翠付妹 : 我的
前天 14:38 来自新疆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我也是这么认为,来世上走一遭,完成自己的责任,尽完自己的义务,又不是有什么了不得的丰功伟业要刻在大理石上永垂不朽,何必去争什么冠名权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chenlei4488 : 你是对的。人死后。什么都不知道了。就是一堆灰
前天 22:49 来自四川 回复
涂帅 回复 chenlei4488 : 可能连灰都没有
昨天 07:28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最好随父亲姓,实在不行儿随父姓,女儿改姓随母,个人观点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舵手 : 儿子必须随父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一定有它的道理。
前天 13:22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2: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上门你说了算,而且两个都最好一个姓,要不然以后别人以为是二婚家庭,子女还有可能不和睦,夫妻也可能不和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1838169343 : 非常对
前天 12:28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搞不懂,为啥不跟父姓?这有啥可讨论的,男的上门?自古以来也是随父啊,女权已经解放过了,我觉得挑起这些矛盾,就是资本的捧杀,过份抬高女性的权利!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岁月煮酒 : 我也觉得该跟父亲姓,但没有你说得这么夸张哈
前天 14:09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09: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2#
我觉得和谁姓都行,都是自己的娃儿,我们家也是,一个和爸爸姓,一个和妈妈姓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隆中对 : 跟谁姓,这个是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
前天 11:25 来自江苏 回复
yan120815 回复 隆中对 : 啧啧,那像你那么说,老一辈的女人还不用出去上班呢
前天 11:39 来自四川 回复
隆中对 : 这个就有点不好解析,老一辈的女人一样要干活的,好吗?
前天 11:42 来自江苏 回复
半眠日记 回复 隆中对 : 你都说了是老一辈,规矩是人定的,当然也可以人改,都21世纪了,我也两小孩,大的跟我姓,小的跟我媳妇姓
前天 15:12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0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3#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4#
活的太久了,才结婚。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5#
知道为啥古人要让孩子随父亲姓嘛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6#
这都是男方重男轻女的观念,如果二胎也是女儿,男方还会不会要求二胎也跟男方姓???那不是两个娃都是男方姓?之前说好的一个娃一个姓岂不是笑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岁月煮酒 : 其实我觉得娃儿跟谁姓没那么重要,但两个娃儿一定要是一个姓,而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最好是都跟父亲姓
前天 14:01 来自四川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前天 1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7#
你找个代孕还几十万,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收起回复
隆中对 : 现在代孕成本这么高吗?
前天 11:30 来自江苏 回复
涂帅 回复 隆中对 : 香港那边还是一百多个
昨天 07:18 来自四川 回复
隆中对 : 嗯嗯,你对这些情况还是挺了解的吗?
昨天 09:02 来自浙江 回复
O2OlKRC 回复 隆中对 : 嗯嗯,我代孕过啊,挣了几十万,怎么不了解
昨天 09:15 来自四川 回复
隆中对 : 你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昨天 09:26 来自浙江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