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潼江秘史】 《阴平怀古》 古郡遗址卧残阳,潼江犹自话兴亡。 阴平堰废苔犹在,告成寺颓钟未央。 神仙托梦授三箭,一升黄粱换玄苍。
断头台上龙鳞碎,荒丘岁岁野花香。 午后到潼江河畔的古阴平郡,这里不但有流传至今的“草寇皇帝”传说。还有唐代留存的“告成寺”、“阴平堰”与宋代古城阴平郡的遗址
相传,此地以前有户花姓人家,母亲、大儿媳和幺儿花天武在一起相依为命过日子。有天,在坡上的放牛的花天武, 听闻外来的两位道士手捧罗盘说:“此地乃风水宝地”,我们先将杵路金竹竿插在这儿,晚上午夜时分再来看,金竹竿如开花,死后藏坟在此,家中后来亲人必当皇帝。花天武待两位道士进村走后,心头狂喜的他立即拔掉金竹竿,挪个地方插上,当晚两个道士来看,结果发现金竹竿毫无动静。只好悻悻而去。
回家一夜思绪难眠做着皇帝梦的花天武,天不亮就起床用石臼舂米,叫母亲去石臼刨米时,他竟然松掉脚下的舂棒,一下子将老母亲砸得脑浆溅裂;花天武悄悄用篾席裹了老母亲的尸首,背到白天发现的风水宝地,刚要掘坑埋葬,忽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等他天亮再去那里,发现山洪卷来泥石流已将母亲的尸首堆成一座大土包。
入夜花天武在梦中遇见神仙赐给他三支金箭和一升黄豆,说鸡叫头遍时,朝着京城方向射第一箭,鸡叫第二遍射第二箭,鸡叫第三遍射第三箭,杀死当朝皇帝,就可起兵杀向京城夺取皇位。花天武一觉醒来,看到手中三支金箭和一升黄豆。狂喜不己的他叫醒嫂子,讲述自己的梦境,让嫂子在鸡叫时唤醒他。嫂子随口问他:“你做皇帝,赐我啥封号呢?”因花天武垂涎嫂子已久,便口出狂言,说封嫂子为皇后娘娘。然后,花天武上床继续睡觉。对他的忤逆乱伦之心不耻的嫂子,等他刚睡,就拿竹簸箕在鸡圈边敲打,惊动自家公鸡啼叫,引起村里的公鸡也跟着一起叫;接着喊醒花天武赶快射箭!”花天武立即起身朝着京城方向射出第一箭,射到皇帝龙床脚上,皇帝还在睡觉躲过一劫;过会儿,嫂子再次敲竹簸箕,村子里公鸡又鸣叫了,她喊醒花天武赶快射第二箭,没想到这一箭却射到洗脸架上,皇帝正在起床穿衣安然无恙;又过了一阵,嫂子继续敲竹簸箕惊动全村鸡叫,又催促花天武起身射第三箭,结果这最后一箭射到金殿龙椅上了,皇帝还在上早朝的路上得以平安无事。惊魂失魄的皇帝,立马派人定位三箭位置和来历后,忙下旨围剿阴平郡的贼寇。 自以射死了皇帝的花天武,在阴平郡忙登基称帝,大肆招兵买马加紧操练,准备杀进京城夺皇位。不久,皇帝派的官兵赶到了阴坪郡,势如破竹的将花天武打得落花流水;花天武见寡不敌众,急忙拿出那一升黄豆,念动咒语,忙里出错将“撒豆成兵”念成了“撒豆成蜂”;转眼间,铺天盖地的马蜂蜇得他手下的兵将抱头鼠窜,光杆司令花天武逃窜进逮皇庙里,在神龛妆扮成一尊关公神像,追兵冲进庙里搜了一遍,不见踪影便撤退而出,这时花天武突然忍不住笑出声来,追兵闻讯转回将他生擒活捉,而来不及辅弼他的五大丞相也呕血而亡,化为云集乡的五指山,他的印盒在江青垭前崩裂,玉玺落入潼江时,告成寺钟悲鸣飞落将其扣罩,至今潼江内洪池塘“宝贵石”遗迹尚存。 花天武很快在斩龙台斩首,阴平郡的花姓族人也被株连九族,如今在阴平坝再也找不到花姓人家。不过,在阴平坝及其附近还遗留有皇帝山、花家井、点将台、来木寺、逮皇庙等地名和庙宇,无不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重建于明代的“告成寺”基本完好,现有古建筑共有四层殿,面积2700余平方米,大雄宝殿有精美壁画清晰可见,“阴平堰”几经兴废已找不到往昔的遗迹。近年因绵广高速公路建设修建发现的“宋代古城阴平郡的遗址”,健走其间,只见其址,不见其物,附近有熟人言,出土的很多文物都在江油城里保护。【终站:藏山夕照】 《佛藏山晚望》 丹炉紫气藏山美,贡米炊烟接翠微。 三清涧水映今古,半岭松风化山魅。 遥望窦圌千嶂赤,钟鸣石寨万家扉。 且掬潼江诗韵满,万步有约踏霞归。 傍晚,落霞满天,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淡淡的橙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夹杂着稻禾的淡淡气味,让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最后一站,我们来到有江油小窦团山之称的-佛藏山。 相传,宇宙洪荒时,鸿钧老祖在佛藏山开场参禅修道,每日除了冥思打座悟道,升座讲经授徒外,就是开炉练丹提升修为。在修为低时每每把硝石,硫磺舂碎和普通米混合投入丹炉,就可炼出上好的丹药,后来随自身修为提升和三清拜入门下,要求丹药品相更高,所需量也大增,然每次投料炼丹开炉都十炉九废,情急下老祖打翻丹炉,佛尘挥到处烟尘翻滚,炉灰如雪撒向山下四周田野化为肥料,待烟消尘静时,老祖翻检炉内残留物,掐指算来,是极品丹药所需原料问题;于是派通天教主到对面的佛泉山汲水,元始天尊到就近佛藏山采矿,太上老君在石寨村四周选田种稻,秋末重阳日老祖再重整炉灶,在三昧真火中注入自己灵力,用三清上供的佛泉山寅时水、佛藏山晶石矿、石寨村优糯米进行搅拌混合投料入炉,经过九九八十一次遴选炼化,分别炼出了灵力通天浓黑如墨的铅丹,修为无上雪亮如银的银丹,登仙造极血色如火的金丹。据《山海经》记载,老祖服食丹药顿悟,得道飞升前颁下法旨:“佛泉寅水清浊分。佛藏晶石演无生,返本还原了道真,石寨供米上上为尊”,自此有了仙家供品—石寨贡米。 暮色里归家,计步器跳出"10000"的瞬间,我知道明日朝阳升起时,重重石又将迎来新的登山者,红军桥的苔痕会覆盖新的足迹,而石寨村的贡米田里,永远有写不完的田园诗行。 这或许就是诗城的馈赠:当你用脚步亲吻大地,每个平凡的日常,都会在某个时刻与李白床前的月光撞个满怀。 夜里,梦回故乡,又见浪漫豪放的渣男太白先生正吟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别妻儿准备“仗剑去国西入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