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rbzhmhk 于 2015-1-29 08:43 编辑
解放后四川江油县第一支教师女子篮球队 (摄于1952年)
后排左一为郑科扬:中共四川江油地下党员,1952年任中共江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61年6月调中央宣传部理论处工作。1972年6月调中央组织部,先后任研究室处长、室主任,中组部副秘书长。1988年9月调中央办公厅工作。1989年9月后,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秘书组组长。母亲的小学同班同学。 后排右一为张泰:解放后江油县第一任文教科长。曾任江油县副县长、江油县文联主席。母亲的高中同学。 前排右三8号是本文作者赵敏的母亲刘勤西(刘琴熙),当时为四川江油县第一完全小学教导主任,后为江油师范语文教师,江油一中语文教师,2004年终老病故。
母亲出身于四川江油县让水乡破落的地主家庭。她的伯父曾任民国时期江油县参议长,二堂兄曾任民国时期江油县中坝区长。她的父亲从小和寡居的母亲生活。伯父家图谋夺取幺房家产,她的父亲读小学时放学回家,天气太热端起灶房桌上的一碗茶水一口气喝下,没想到他喝的是伯父家故意放的一碗浓碱水,当场倒在地上打滚,从此落下严重的胃病,耗尽家产,中年病故。母亲从小跟随年老的婆婆和寡居的妈妈生活,住在江油县城中坝火炮街“重点仓库”旁的大宅院里。母亲进入江油县建武女子初中读书,初二即考上江油县中学读高中。 母亲民国后期在江油县中学读高中时,何澄海、田怀仁都是她的同班同学。当时他们在江油县搞学运,在江油中学办了一张地下油印小报,名为《涪江之声》,主要刊登学生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格调健康向上,带有明显的进步倾向。一个“双十节”,江油中学全体学生在大礼堂听报告,国民党江油县党部头目姓王,还有他的侄女江油县三青团头目,都坐在主席台上。江油县女三青团头目在台上口若悬河地鼓动学生,江油中学训导主任在旁抓住机会带头鼓噪,许多班级当场集体加入三青团,包括母亲所在的班级。这件事引起许多进步学生不满,何澄海、田怀仁等商量写一篇文章,名为《一场荒唐的闹剧》,准备刊登在地下油印小报《涪江之声》上。母亲当时写一手好字,写得又快又好,被同学们称为“才女”。特别活跃的田怀仁请“才女勤西”帮忙刻这张油印小报的钢板腊纸,母亲一口应承出手刻了钢板腊纸。后来江油中学训导主任把母亲叫到办公室,指着桌上散发着油墨气息的《涪江之声》小报阴沉地说:“你晓得是哪些同学搞的吗?”母亲摇头说不晓得。解放后张泰任江油县第一任文教科长,曾任江油县副县长、江油县文联主席;何澄海曾任江油县委副书记,江油县委宣传部长;田怀仁曾任江油县中坝区长,江油一中校长,江油师范校长,江油县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等职。
母亲晚年常常哼唱一首老歌,”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母亲说,她小学的音乐女老师年轻美丽,抗战时期曾带她们女生在江油县城中坝纪念碑下大合唱,为前方抗日将士募寒衣,唱的就是这首歌。参加抗日募捐合唱的全体女小学生穿着阴丹蓝布长衫子,白色长筒袜,黑色圆口布鞋。有一天晚上,母亲正和几个女孩子在江油中坝火炮街的家门前街沿上跳橡皮筋,突然她的头被人轻轻敲了一下,抬头看正在是那个美丽年轻的小学音乐女老师。第二天起就再也没见过这位美丽年轻的小学音乐女老师了,听说是去北方参加抗战工作了。
百年名校四川江油一中第十三任校长巩孟坚(别名巩兴隆,巩固),民国时期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当时的绵阳中学校长,江油一中校长,兼任江油建武女子初中地理老师。他看中了”才女勤西“,请母亲的二堂兄当时的江油县中坝区长做媒,把她嫁给了巩孟坚的长子巩学。巩学当时在川北农经学院读经济专业,不久此校与四川大学合并,他在成都毕业后回家乡江油,解放时在江油县银行工作。巩学即为本文作者赵敏(本名巩新)的生父,江油一中第十三任校长巩孟坚为本文作者赵敏(本名巩新)的亲爷爷。历代传承的巩氏族谱《族序》记载:“姬臣府中遭兵乱,朝廷窃以欲叛变。遂诛姬臣全家人,仁人志士来帮衬。在逃住宿古庙里,忽见中梁有铭文。皇图巩固字句显,故改姬姓立巩姓。”巩孟坚后据此为自己取名“巩固”。《江油教育大事记》(选自《江油教育志》)载:”1942年(民国31年) 是年 县政府考核名册载:江油县督学巩固。……1948年(民国37年) 下年 江油县教育行政人员:县长陈锡周,第三科长巩固,督学熊丕钦、姚来秋、陶子新、县立初中校长叶式增。……1949年(民国38年) 《四川文教月刊》1949年出版第一期载《各县、市文教科长名单》:彰明县吴文斗,江油县巩固。”解放军兵临城下,在中共江油地下党的努力下,江油县和平解放,作为民国时期江油县最后一任文教科长,巩孟坚(巩固)亲手与新政府有关人员交接完工作,后来因脑溢血病故。我母亲对我生父颇有微词(青年时期为“公子哥儿”),但她对我爷爷巩孟坚崇敬有加,还说他“长得很像斯大林!”2014年江油一中百年校庆,看到其精美厚重的纪念册里记载着江油一中《历任校长》名录:”江油县立初中(1936—1943)第13任巩孟坚“。作为江油一中民国时期老校长巩孟坚的后人,本文作者赵敏(本名巩新)如今也是退休奔60的人了,在有生之年希望得到一本江油一中题字的百年校庆纪念册,不知这个愿望能否满足。
母亲于江油中学高中毕业正式考上重庆体育学院,同时考上四川大学中文系预科,因家庭阻力未能去读。解放初期母亲任江油一完小教导主任,后被选调成都参加中学教师培训,结束时分配到四川剑阁县中学教语文。文革结束,母亲高中同学何澄海当江油县委宣传部长、田怀仁当江油师范校长的时期,母亲申请调回家乡江油县工作,先后在江油师范、江油一中任语文教师,2004年终老病故。
2002年6月我从海南岛回家乡四川江油,足足呆了一个月。这期间我住在江油一中教师宿舍母亲家,与母亲同睡一张床。也许母亲有所预感,几十年来从不提起过去的她,竟主动对我讲起了她的家族,她的初恋,她的同学,她所知道的江油旧事。母亲任由我提问,且毫不回避一一作答。当时她的冠心病已经很严重了,晚上平躺也出气不匀。好几个晚上母亲和我聊到凌晨,还将她珍藏一生的发黄的老照片郑重地交给我保存,并仔细注解。 果然这是和母亲最后的交谈。几个月后我在海南岛接到四川江油老家的电话,说母亲中风不能说话不能行走了。再回四川江油家乡,我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久久地面对窗外那轮血红的夕阳……
民国时期母亲(左一)初二就考上四川江油中学高中 年轻的母亲
母亲怀抱年幼的本文作者赵敏(本名巩新)
附:中共四川江油县地下党员何澄海、田怀仁照片
(照片来源于《江油论坛》)
年轻时的何澄海:中共四川江油地下党员,曾任四川江油县委副书记,江油县委宣传部长 前排右一张泰:解放后四川江油县第一任文教科长; 曾任江油县副县长、江油县文联主席
后排右一何澄海:中共四川江油地下党员,曾任四川江油县委副书记,江油县委宣传部长 田怀仁的革命婚礼 中共四川江油地下党员田怀仁:解放后任四川江油县中坝区长,江油一中校长,江油师范校长,江油县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等职
(本文作者赵敏)
注: 版权作品,照片和文章未经赵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荧光小子 好珍贵的照片
发表于 2015-1-7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