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今日 5663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发表于 2015-3-4 16:58: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1#
sc51811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7:14: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天津
12#


这是个距向上最近的苦聪寨:小白村,全村60多户300多口人,全部吃低保,一年700到1000元不等,男女老幼皆有份。09年他们从距此地6公里的老寨,迁入政府为他们新修的红砖房,虽然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贫穷依然明显。





就在暮色四合的时候,走进苦聪人的家,村里女孩多于男孩,那些娃娃们簇拥着我们跑前跑后,眼下正是收获木薯的时节,大人们要在地里干活到天黑才回家。
收获的时候,苦聪人一般都是相互帮助,今天收你家的庄稼,明天收我家的庄稼,只管吃而不要工钱,自古如此,这里早已是和谐的社会。





坐下来聊聊,他们都不喜欢出门打工,钱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和家人尤其是父母生活在一起来的重要。
在吸水烟的小伙子刚20岁,正是干活的时候,可他却说,外面容易被骗,一出门就慌张,那些花花绿绿的地方让他身不由己紧张。另一位年纪稍大的男人说,我们怕出去打工,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讨到工钱。
看来在家里身无分钱地吸水烟和吃烤木薯要从容些,免得心累。



她叫王心背,今年20岁,已经是2个孩子的妈妈。她说她小学三年级没念完就回家干农活,16岁嫁人,大孩子4岁,抱在手上的不到1岁。
王心背的情况这里很普遍。



王苦聪一边烧火炖鸡,一边给我讲:他养了两个孩子,大儿子在20岁那年喝醉酒,吃解酒药吃成毒药,把自己毒死了,所以女儿招了上门女婿。
王苦聪的老婆,今天和女儿女婿一起去老寨挖木薯,而苦聪就留下来带孙子,我在村子里看见不止一个男人留在家里带孩子,而女人下地的较多。





吃到了苦聪鸡,是用青菜炖的,特别的味道,我们付了200元,而王苦聪(我这么称呼他)说啥都不要钱,是我们硬塞进他的裤兜里。





这些苦聪女娃,用不了几年,就会像王心背一样当妈妈。而她们还正在生长期,多么难以置信,在这里这是事实。



这个村300多口人,全部吃低保,一年700到1000元不等,男女老幼皆有份。



13.jpg (59.23 KB, 下载次数: 42)

13.jpg

15.jpg (52.89 KB, 下载次数: 44)

15.jpg

17.jpg (46.53 KB, 下载次数: 32)

17.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4 17:16: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3#
sc51811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7:26:5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14#


从者米乡上,到南鲁寨,有50多公里的山路



12月22日,今天早上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者米乡一共有60多个村寨,我要去哪里才能找到我要想见的老寨呢?
于是去了乡政府,没想到乡党委书记苟书记说,他正要下乡,因为明天上级部门要来检查者米乡最后的扶贫工程改造项目,包括南鲁村,东沙村,东沙小寨的居住改造工程。而南鲁村,是目前者米存在不多的老寨之一,值得一去。
苟书记说,你们就跟我走吧,哈哈,人品好得没法说......







掩映在树丛中的南鲁老寨







南鲁老寨28户,全部是苦聪人,政府在距离老寨1公里的地方,为他们修建了水泥新居。统一规划67平米,三室一厅,有公共卫生间,每户自筹1万元,政府拨款5.7万元,一套住房6.7万元。
苟书记今天来,不仅告诉他们明天上级部门领导要来看望大家,还有意见是得催办,就是村民自筹的28万元,目前还差1万没收上来。希望他们尽快交上,村组长说,快了,甘蔗这几天就砍,钱就来了。





苟书记还带来了工程上的人,给南鲁新寨安装水管







9.jpg (136.48 KB, 下载次数: 31)

9.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7:46: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北京
15#


东沙村,是者米苦聪人新村中较大的规模,苟书记称它为“美丽家园”。



东沙村,是者米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要求外墙都刷上浅黄色,书记找来村组长,说明天有上级领导来,大家把尾声正好。组长说,记住了,不过不好整,都在搞建设,沙土到处都是,路道不畅通。组长一边说,又一边喊书记放心。



这里的人珍惜土地,绝不做辜负土地的事,一点点土地都要利用起来。



东沙小寨,村民已经搬进去几年了,依然是自筹+政府补贴。苟书记说,连房顶上的太阳能,都是政府免费安装的,他们就是政府养的“儿”。
孩子们必须上学,每位乡干部都有劝学任务。可还是一些不听劝的家庭,让女孩子很早就嫁人,苦聪人自古的传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改变的,这是他们的文化。



17岁的姑娘,已经是一岁孩子的妈妈









1985年,苦聪人划归拉祜族,之前他们自称“黄苦聪”,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痕迹,布匹是用东西与哈尼族交换才有的。
在我看来过分的早婚早孕,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寨子看见的学龄前儿童多得扎堆,孩子们普遍怕生人,怕说话,多有孤独。





苦聪女人的服饰



苦聪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香蕉。一颗香蕉树结果一拢,大约18公斤左右,可以卖到60元左右。另外就是甘蔗的收入,每吨480元。这里的老乡最高兴沿海地区有台风,那边歉收,这边就能卖好价钱。
目前者米的香蕉树都14年了,这是此树种接近老死的年龄,土质变硬,树干变细,极大地影响了果实的品质。



苦聪人虽然不外出打工,但在本地不放过挣钱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这是他们在维修本乡的路,每天工钱40元左右



午后,苟书记的司机送我们到60公里以外的平河乡,我们再搭乘面的到绿春县,乘大巴到元阳。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8:17: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天津
16#


路过元阳,又见梯田













看了清晨中的梯田,正是新街早市要结束的时候,去凑了热闹,看看当地人在集市上都卖些啥。





去赶新街的早市,摊上几乎是野菜。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4 18:21:5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7#
看着片片去旅行,好记实期待续sc51811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4 18:29: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8#
十年差不多把云南逛了个遍需要很大的毅力。楼主牛叉sc51811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9:06:5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天津
19#


中午12.10分,乘坐新街到蒙自的班车,3点到达蒙自,继续转乘蒙自到文山的班车,于华灯初上的时候到达文山。
看了明天去麻栗坡的时刻表,做到心中有数,安排好明天的具体行程,就放心地住进旅馆,好好地洗个澡。

16号从江油出发,到今天我在云南东南部游荡一周了,已经转乘班车18次。
从昆明到泸西,到蒙自,到金平,到者米,到绿春,再到元阳,再到文山,期间还有多趟乡间转车,真够折腾,所以今晚慰劳自己,一碗土鸡汤补所有。



第二天一早,坐班车去董干,路过兴街和西畴县,凡是坐班车来到不熟悉的偏远地区,都要留下沿途车站的信息备用,这样便于未来几天返程参考。



早上9.17分。从文山出发去麻栗坡的董干镇。听说那里的城寨村生活着彝族的一个支系叫倮倮人,好奇地千里迢迢就来了。





午后2点到达董干镇,之前在兴街的时候补充了一个米糕,现在饿得不行,赶紧吃碗河粉,又辣得要死。



同车来到董干的这位老者,曾是麻栗坡进修校的退休老师。一路走来,他一直在介绍关于倮人的情况。听说我要去倮人的村子,直摇头说,没车去不了,距离董干还有50多公里。但是,我非去不可!
千里迢迢折腾到董干就打道回府觉不甘心,为了不后悔,接下来就是包车,唯此办法。



先去了董干汽车站,空无一人,工作人员在售票窗口上贴了一张纸条:有乘车的就打电话。客车时刻表上,没有我要去的城寨村的客运。



于是就在街上寻找可以送我们前往的面的,刘师傅说,在修路,路太烂,没人愿意去,他愿意去,150元包车费。
  


阳光正炽烈的时候,我们走进了这个古村。接下来所看到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不虚此行,所有辛苦都值得。
不仅陆村长接待了我们,而且白倮文化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陆宗孝老师,一直陪伴着讲解关于白倮人的许多奇妙的故事。



神秘的寨子,距越南边界只有2小时脚程。



直接去了村委会,空无一人,只见贴在墙上的纸条上写着,防盗的相关事宜。



在另一位过路人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陆孝宗老师,大凡来村里的人,村民们都认为是来找陆老师的,因为只有陆老师才能够把倮倮人得故事讲得明白。

陆老师正在侄子家吃肉、休息。想了解倮倮人,就必先了解陆老师,他是国家级白倮非物质文化传承人,70岁了,他有8个兄弟姐妹,陆家“孝”字辈的就剩下他一人了,所以接下来的几十个“光”字辈的晚辈,把他当唯一的陆家长辈来孝顺,称他“二叔”。

孩子们和侄子们对他敬爱有加,光字辈的家庭,谁家有肉吃,都是他到位了才动筷子,这让我非常感叹。



陆老师是初中毕业,他是寨子里的秀才,这在那个时代倮人当中不多见。由于有文化,他出山工作了,是另一个乡负责粮食管理的组长。文革开始的时候,他见了许多好人被打,陆老师觉得莫名其妙,就怕自己是倮倮也被打,扔掉工作就回到寨子里。

后来他的文化帮他当上了村长,一干就是20年。陆老师奉行“良心、善良、勤劳、城市”,他的思想影响了全寨。也因为他有文化,懂得本民族的文化需要保存,就将白倮自古传承的故事整理出来,带到文山州,让外人知道这里有倮倮人。陆老师说,近几年有学者来调研,但来旅行的人不多。



去倮倮人家,进门都要接受主人的盛情欢迎,表达方式就是一杯浓香的茶水



城寨老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4 19:17: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
sc518icon8...................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