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今日 4973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9:23: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1#
回复 书香 的帖子

除了不喜欢那新的牌坊,我认为对古城的修整还算是很成功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9:28: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2#
回复 克劳德 的帖子

昭化过去一直是县城,后来不出名了,大概是因为公路改道吧?不当道了,自然就会冷下去;现在喜爱原生态的旅游景点的人越来越多,“不出名”又有历史、有特点的景点,慢慢又会重新火起来。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轮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9:32: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3#
【天雄关的遗憾】
大清道光《昭化县志》载:“五里倚虹亭,过亭则牛头山麓矣。五里天雄关,牛头山腰也,有塘房。”
出昭化西门,能远远望见牛头山。沿公路连续上几个坡,走不多远,公路左边有一户农家乐,右边有一块立于光绪二十三年的“春满杏林”德教碑,这里大致就是上述“倚虹亭”,现在的地图上标注为“凉亭子”。前方有指路牌,天雄关应该是离开公路,沿右边而上,路旁几位摩的师傅在回答我们问路时,明确告诉我们,经天雄关的古道早已废弃,荆棘完全封闭了路面,无法行走。当地人善意的劝阻,轻易地使我们错过了与天雄关的邂逅。
回来后,找到一首写天雄关的清诗,将当年的景貌展示在我们面前:
一关凌绝顶,迢递插星邮。黄竹丛祠绕,青苔战碣留。
残云瞻马首,落日上牛头。伯约鏖兵处,扬鞭豁远眸。    ——何盛斯《天雄关》
从诗里的“丛祠”、“战碣”、“伯约(即姜维)”等词,可以看出这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其实很多古诗都不算难懂,甚至比现在的一些红头文件还简单明白,不信,你慢慢试试。
天色渐暗,我们的原计划是至少走到牛头山脚歇息,但这个目标显然已经不现实了,大大小小十二人,只得胡乱找了户农家入住。好在主人热情接待了我们,震后的新居尚未竣工,一楼大厅正好容纳我们。
呼噜从今晚开始;遗憾从今天开始——虽然当时还没意识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9:38: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4#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19:41:0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5#
出一道题,答对奖分。这是什么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0-9 19:41: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6#
因劳力有限,没有敢跟你们骑驴去,我一直都心欠欠的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0-9 19:46: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7#
回复 程派青衣 的帖子

遗憾真的好多。只有等机会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0:01: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8#
走上古道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0:04: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9#
回复 lantianbaiyun 的帖子

我们的实力也不行,所以留下了很多遗憾,期待有缘同游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0-9 20:28:5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
本帖最后由 程派青衣 于 2010-10-9 20:38 编辑

【白卫岭】
一个方方正正、飞檐高翘,颇有些傲气的亭子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老怪找来的攻略上似乎没有交代这是个什么所在。还好,亭子的另一端,有两块石碑,解释得甚为详细,原来这里是叫“白卫岭”,其中一块列举了几部古代典籍中对于白卫岭的描述——原来唐明皇也曾由此地经过。另一块是诗碑,刻录的是道光年间的四川籍进士孙澈的一首五律《宿白卫岭》,全诗如下:
大木何年长?云根问老僧。野寒狐拜月,径黑虎窥灯。
高馆风三面,危楼雾一层。青山归梦陡,真欲比飞腾。
特别喜欢这首五律的第二联,道出了行路的凄凉与危险。这里提到虎,并非诗人的凭空想像,很多文献都提到直至清末民初,四川是有虎的。
白卫岭上满是幼松,尤以亭子附近更为茂盛。这一路行来,密植松树的地方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个地名,我总觉得在谁的游记里看到过,回家一查,居然是日本人竹添进一郎的《栈云峡雨日记》。1876年,日本人竹添进一郎化装成蒙古行脚僧,深入中国内陆游历,他于年625日白卫岭,回国后写下了《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奇怪的是,竹添的日记里记载的是“白术岭”,地方肯定是同一个地方,地名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字义差别甚大的写法呢?再看了那块诗碑,诗题用的是繁体“宿白衞嶺”,“术”字繁体是“術”,二字形似。竹添看到的应该是当年的旧碑,旧碑可能在当年已经不好辨认了;而现在立在那里的,则是新碑,新碑一定是参照了相关文献,不会有大的出入,所以,搞错了的,是日本人竹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