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目光
李政虹
江油,江之由也。二千多年前,这片土地就有了江油关扼守古蜀西北要冲而闻名,与葭萌关、剑门关、涪城和白马关拱卫着成都平原的平安。古时的“鸟道”、“栈道”和“茶马古道”,经过这片山水之间,秘道通幽甘陕羌藏。龙门山断裂带的褶皱使得这里沟壑纵横,河流密布。二百公里之外,剑门关下用青石板铺就的“金牛驿道”两旁,千年古柏翠绿长青,百里“翠云廊”至今也沾着盛唐的月光。路人匆匆走过的苔痕,在一复一日的晨露里,发出晶莹剔透的亮光。 李白的眼睛,曾在西北苍茫的风沙里吹成了一线。但很快又在唐朝古蜀天府之国的江油青莲,一派川西北田园风光里,舒展成了迷人的丹凤朝阳。看蚕农翻动桑叶时,指尖漏下的阳光;看涪江河畔,浣衣女捶打衣裳,水花溅起了七彩虹;看村口老农在酒坊里蒸出的雾气,漫过整个陇西院的屋檐,漫过粉竹楼、洗墨池,就像未写完的诗行……。 后来,李白的目光被蜀道的云托着,在窦圌山留下了“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绝句,在剑门关的峭壁上刻下了惊叹,闯过蜀道的崇山峻岭和绝壁峡谷后,李白的目光落进长安的宫阙。看贵妃研墨时袖口的香,看权臣眼底的霜,看金銮殿的琉璃瓦如何将月光反射成一把冷剑……。年过半百,乌发成霜。于是,他慨然转身让目光重新回到故里的山水间。 此刻,这双深邃而历经风雨的目光,就栖在青莲的每一片瓦上。它随涪江的流水漫过堤岸,在三月的桃花里酿出酒意;它跟着晚归的牧童,把笛声缠在竹林的梢头;它甚至钻进人家的窗棂,看案上摊开的《蜀道难》,被通心草油灯的光晕薰染成温暖的黄。 有人说晚年的李白早已化作谪仙,在云端醉卧。可江油故里的人们都知道,他从未走远。每当暮色漫过天宝山,那道目光便会与炊烟相融,轻轻落在每一个归来者的肩头。当那道喜悦的目光落在宝成铁路通衢川陕,连接北方;当那道惊讶的目光落在西成、成兰高铁和成昆高速穿梭于蜀山蜀水,还特意把高铁站修到了你的家门口——“青莲站”。你应该知道,这是故里人们这是带着千年未变的温柔,和一句未说出口的“川普”:“李白归来”!啊,李白先生,你无须说什么,什么也别说,就这样诗情画意的在时空与历史之间,熠熠生辉吧。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