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今日 5388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0:38:1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1#
【十六】从世音桥经卧溪简桥到水碾遗址
    第二天早晨,踏霜而行。
    石音桥上半里和下半里各一座卧溪石桥,其中下半里石桥更为简易,暂且叫卧溪桥吧。卧溪桥用5块条石顺溪分置作墩,上搭拼单块尺宽薄石板,连同旱跨记22.5米长,尺宽。此桥型是跳墩子的改良型,近处居民平时过此,遇洪水绕道,若桥毁,则只许一两壮汉花少许时间即重建通途。
    下行四五分钟到一水碾遗址。水碾开凿于西岸,引水渠、碾房、碾盘和碾轮都还完好。与众不同的是,碾房修成拱桥,背河侧安装碾盘,碾盘只留碾圈,内沿高而外沿低。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0:46: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2#
【十八】元坝子桥——折损在汶川地震中的石桥
    元坝子桥位于冯家大堰下游300余米处,是一座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损的废桥。
    元坝子废桥位于世音村2组和天包村7组之间,31°42'46.78"北,104°54'26.42"东。桥东西向,三孔中仅剩下西侧一孔,长3.7米,宽0.85米,厚0.3米,高1.6米,拼接处设锁筋。河中有倒塌的桥墩和掉入其中的整块桥板,仅剩的桥墩也存移位等病害。
    居民石材全介绍了元坝桥垮塌的原因。此桥是在2008年地震中受损,当时没垮,后来涨洪水,从上游冲下来一根大树,横在桥墩上不能动弹,然后各种杂物堆积在桥处,洪水受阻,桥不堪重负,被冲垮。
    石大爷介绍,这座桥是一座古桥,是原来东岸离义新场近的太平乡和柏林镇人赶义新的必经之路,现在桥垮后,步行赶场的人就很不方便了,只能从稍下的简易跳墩子过。村人希望政府能重建此桥,但希望落空。
    元坝子桥不能得到重建,因不占地利不逢天时不逢人和。古人建桥,多是一方百姓自发倡捐,与公牵涉不大,今义新乡、村两级若重建此桥,就要综合各方面情况统筹安排:元坝子桥在旧时是处于下游李家墩,上游世音桥之间的步行要道,但是东岸已是县域边界地带,义新境内受利居民人数很有限。
    简易汀步桥12墩。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0:54: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3#
   【二十】张家坡张家桥,两河口卧溪桥
    从江油、游仙的边界沟下行400米许到张家坡张家桥。桥不成其桥,或旧桥已废新桥未立,仅用简易10来墩跳墩子代替。浣衣妇说,两届沟已过,此张家桥已处游仙区太平乡境内,位于涪水村(4村)8组和福林村(3村)6组之间。
    下行3、4分钟又遇简易跳墩子,再3、4分钟快到两河口时有卧溪桥。该桥2、3米,方位41°,较义新乡世音村世音桥下游的卧溪桥稍好,用12块天然或人工石块做成简易跳墩子,墩上搭建尺宽条石。
    两河口即芙蓉溪东源大树河与其东岸支流彭家河的交汇点。彭家河上有五埝串联的五道埝,有唐家桥,发源于瓦子垭村等多地。将入主流时,有无名小桥。
    两河交汇之后,河面稍宽,下80米许有李家墩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0:59:0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4#
【二十一】太平乡李家墩桥
    涪水村两河口稍下有李家墩,李家墩位于太平乡涪水村,有三处石桥建筑可说。
    李家墩现为单石两墩三孔平板桥,31°41'39.30"北,104°54'52.03"东,西北-东南向方位120°。全长15米,宽0.77米,厚0.41米,高1.95米。
    河底是完整的坚石,桥台、桥墩用石规整,桥台有钉靴石一。桥墩基层先并联放置条石,然后顺河纵向置船形墩基。墩石立面厚,两层浆砌上顶,上层厚达1.37米,为双面平面上卯榫墩,上下水0.94米,剖面较薄,宽0.28-0.67米。
    桥头有将军箭指路碑:右走凤凰二十里,下走太平五里,忠兴廿五里,上走义新十五里,左走柏林二十五里,黎雅三十里。
    李家墩桥下水丈远有李家墩桥墩子桥遗迹,可见新桥因循旧名。靠西岸剩石墩立于水中,0.55*0.33*0.9米,间隔0.36米,较江油境内稍大。其余仅剩桩孔遗留河底岩石上。
    下游百米有19块石材修成的简易跳墩子,人也称李家墩,求问小地址,不答,或因戒备来访者。
    在李家墩处,见到有用电烧鱼的人。自上游而来,真还没见到有什么鱼,因为水浅堰多?因水至清无鱼?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02:0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5#
  【二十二】从李家墩经涪水宫到芙蓉溪东西源交汇处
    自李家墩处,下行5里到太平。
    先遇涪水村9组的范家桥。桥3墩4孔,是公路石桥,条石欠规整,砌功差,难长久。
    又行,遇人安放的捕“兽”套子。“猎人”先把路边小树去枝叶,插好地圈,把绳子系在树尖上,在绳子另一端做好兽套并同时系好扳机木棍,把兽套和扳机安装好陷阱平台,待鸡、狗、野鸟等进入兽套,很可能会被吊起。
    行至3村5组遇罗家桥,一为简易跳墩子桥,有中年男子洗衣被,一为公路石板桥,五石并拼,原为5墩6孔,因洪水冲垮一墩,加固时,弃此墩,上补水泥板,桥变成了4墩5孔。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07: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6#
  【二十二】从李家墩经涪水宫到芙蓉溪东西源交汇处
    自李家墩处,下行5里到太平。
    先遇涪水村9组的范家桥。桥3墩4孔,是公路石桥,条石欠规整,砌功差,难长久。
    又行,遇人安放的捕“兽”套子。“猎人”先把路边小树去枝叶,插好地圈,把绳子系在树尖上,在绳子另一端做好兽套并同时系好扳机木棍,把兽套和扳机安装好陷阱平台,待鸡、狗、野鸟等进入兽套,很可能会被吊起。
    行至3村5组遇罗家桥,一为简易跳墩子桥,有中年男子洗衣被,一为公路石板桥,五石并拼,原为5墩6孔,因洪水冲垮一墩,加固时,弃此墩,上补水泥板,桥变成了4墩5孔。
    行至涪水宫河坝涪水宫,守庙人不在,无缘参观。寺侧有弃碑,上款刻:涪水宫牛王会众姓捐谷各一斗。捐资名单有监生李登超、武生罗如云等三十人,住持僧昌明,石匠王蔚。下款: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十月初二日。
    涪水宫河坝通对岸罗家坝河上有跳墩子。水至清,水草丰盛,跳墩子静静地卧在水底,再不能为行人服务。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13: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7#
下行到东西两源的交汇口,太平场场北谢家河坝,水质立刻下降很多。谢家河坝与对岸太平场合太平楼坝相望,广种胡萝卜,讨得两根。农人说,今年胡萝卜买不起价,仅4毛1斤,跟到木龙观胡萝卜比,质同而价远。
    至此,芙蓉溪东源探寻宣告结束。芙蓉溪东源之名,冠之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战旗河名,参考地图,实则战旗水库至义新保宁村与洞子河交汇地河段叫新桥河,新桥河与洞子河交汇后名大树河,大树河与西源杜家河交汇后名林家河,各段因地又有小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15: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8#
太平乡场镇东有XB05胜黎路通黎垭,跨芙蓉溪上有红光桥。此桥是林家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桥,中心桩号K22+196,经纬31°40'43.04"北,104°54'12.92"东,西南-东北向,方位45°,长度约50米,宽度约9米,是实腹式三曲板拱桥。桥东提灌站取石很多来自墓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17: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49#
【二十三】太平乡和林家河上红光桥
    到太平乡场镇,太平乡就建在芙蓉溪东西源交汇口西岸,是芙蓉溪上第一个临河而建的场镇,下游依次有忠兴镇、街子乡、新桥镇、游仙镇、游仙城区。
    太平场有18公顷左右,是一个很有历史的乡镇,绵阳地方志多有记述,如“八里太平场,距城一百里,场期一四七。”“南山,治北九十里,太平楼之西一里许,上有南山寺,州北古刹。”“太平山,治北九十里,在南山之西,俗名石庙子,嘉庆五年剿办贼匪,德将军驻营于此,更名。”“太平桥,治北九十里太平场南,乾隆中建,凡四洞,有天生石墩二。”“太平楼,治北太平场里许,遗迹尚存山阿。侧有南山寺明王统碑记,明皇幸蜀驻跸于斯,闻禄山既诛,喜曰:天下太平矣!命建楼以志之。今寺距楼址仅五百步,不知建自何时,有前宋宝庆间碑,石刻刓缺无从辨认,古迹湮废,不独斯楼斯寺为然矣。”“治北八十里太平楼南,有水陆废院,旧名古律院,宋绍兴中,更名水陆,今院基废址尚存。濒溪有石台高数丈,下瞰溪中,乱石棋布,相距百余武有长石横插中流,仿佛如省志所言。”
    在太平街46号的食品站(屠宰点)遇到五开间穿斗房子,室内中柱落地,有八步椽,街沿二步,剩石质八棱檐柱三根,前金柱用方石柱。这以前难道为会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21 21:20: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0#
佩服。楼主的国文功底很好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