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今日 5388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07: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1#
  【二十二】从李家墩经涪水宫到芙蓉溪东西源交汇处
    自李家墩处,下行5里到太平。
    先遇涪水村9组的范家桥。桥3墩4孔,是公路石桥,条石欠规整,砌功差,难长久。
    又行,遇人安放的捕“兽”套子。“猎人”先把路边小树去枝叶,插好地圈,把绳子系在树尖上,在绳子另一端做好兽套并同时系好扳机木棍,把兽套和扳机安装好陷阱平台,待鸡、狗、野鸟等进入兽套,很可能会被吊起。
    行至3村5组遇罗家桥,一为简易跳墩子桥,有中年男子洗衣被,一为公路石板桥,五石并拼,原为5墩6孔,因洪水冲垮一墩,加固时,弃此墩,上补水泥板,桥变成了4墩5孔。
    行至涪水宫河坝涪水宫,守庙人不在,无缘参观。寺侧有弃碑,上款刻:涪水宫牛王会众姓捐谷各一斗。捐资名单有监生李登超、武生罗如云等三十人,住持僧昌明,石匠王蔚。下款: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十月初二日。
    涪水宫河坝通对岸罗家坝河上有跳墩子。水至清,水草丰盛,跳墩子静静地卧在水底,再不能为行人服务。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13: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2#
下行到东西两源的交汇口,太平场场北谢家河坝,水质立刻下降很多。谢家河坝与对岸太平场合太平楼坝相望,广种胡萝卜,讨得两根。农人说,今年胡萝卜买不起价,仅4毛1斤,跟到木龙观胡萝卜比,质同而价远。
    至此,芙蓉溪东源探寻宣告结束。芙蓉溪东源之名,冠之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战旗河名,参考地图,实则战旗水库至义新保宁村与洞子河交汇地河段叫新桥河,新桥河与洞子河交汇后名大树河,大树河与西源杜家河交汇后名林家河,各段因地又有小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15: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3#
太平乡场镇东有XB05胜黎路通黎垭,跨芙蓉溪上有红光桥。此桥是林家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桥,中心桩号K22+196,经纬31°40'43.04"北,104°54'12.92"东,西南-东北向,方位45°,长度约50米,宽度约9米,是实腹式三曲板拱桥。桥东提灌站取石很多来自墓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17: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4#
【二十三】太平乡和林家河上红光桥
    到太平乡场镇,太平乡就建在芙蓉溪东西源交汇口西岸,是芙蓉溪上第一个临河而建的场镇,下游依次有忠兴镇、街子乡、新桥镇、游仙镇、游仙城区。
    太平场有18公顷左右,是一个很有历史的乡镇,绵阳地方志多有记述,如“八里太平场,距城一百里,场期一四七。”“南山,治北九十里,太平楼之西一里许,上有南山寺,州北古刹。”“太平山,治北九十里,在南山之西,俗名石庙子,嘉庆五年剿办贼匪,德将军驻营于此,更名。”“太平桥,治北九十里太平场南,乾隆中建,凡四洞,有天生石墩二。”“太平楼,治北太平场里许,遗迹尚存山阿。侧有南山寺明王统碑记,明皇幸蜀驻跸于斯,闻禄山既诛,喜曰:天下太平矣!命建楼以志之。今寺距楼址仅五百步,不知建自何时,有前宋宝庆间碑,石刻刓缺无从辨认,古迹湮废,不独斯楼斯寺为然矣。”“治北八十里太平楼南,有水陆废院,旧名古律院,宋绍兴中,更名水陆,今院基废址尚存。濒溪有石台高数丈,下瞰溪中,乱石棋布,相距百余武有长石横插中流,仿佛如省志所言。”
    在太平街46号的食品站(屠宰点)遇到五开间穿斗房子,室内中柱落地,有八步椽,街沿二步,剩石质八棱檐柱三根,前金柱用方石柱。这以前难道为会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21 21:20: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5#
佩服。楼主的国文功底很好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20: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6#
二十四】水龙院闸坝桥和姚家场姚家宗祠
    自太平乡红光桥出发,穿南山村唐家坝,此地唐姓人多是柏林镇高唐村唐氏的支系。东岸水龙村有小溪汇入,人言溪上鸡公桥尚存。
    芙蓉溪流至唐家坝,水质稍差。
    唐家坝南有闸坝桥通对岸打米磨面加工坊石房子,乡人介绍曾为水龙院。闸坝桥西北-东南向,方位157°,12墩13跨约48米,兼蓄水、行人、提灌等几项功能。
水    龙院石房子有四间,石门有匾额有对联,已被铲难辨。
    水龙院南,林家河东,有2里长的坝地,中间位置有姚家场地名,有《姚氏宗支碑》和《三房分支碑》并立,合计宽2.1米,高2.1米。
    2014年,姚氏后人捐资重建祠堂,翻刻新碑,在“自祥芝泰士,继万明远克,光华崇仲治,云登正宗吉”原有字派基础上,又公布后续字派:“洪运承金普,文武显富贵,安邦定兴国,世代永昌盛。”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21 21:25: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7#
这个很有意义,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21:29: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8#
【二十五】简易跳墩子、水碾和存而废的偏桥
    姚家场西南角到芙蓉溪对岸龚家湾有简易跳墩子,30几米长。
    下行百余米,有拦河堰与水碾遗址。水碾设西岸,要使水碾转动,首先要一定的水位。此地用长石板横溪连续侧立,反复叠加三两层,形成拦河堰,水位升,水入碾坊。东岸村一跨桥板,架于天然大石上,不知此地是否曾经为桥。
   下行近两里是太平2村9组,31°39'26.88"北,104°54'20.59"东,有桥名偏桥,西侧近两孔露出水面,剩余部分浸入水面之下,见其形而不能行,只待夏天未涨水时可赤足卷裤踏桥而过。
    偏桥7墩8孔,东西向,测其边孔,3.33米长,0.77米宽,0.24米厚,中流两跨略微向下游倾斜而不倒,加上西高东低,这便成了十足的偏桥了。
    偏桥位于文家大院和马家院附近,是两个家族对外交通重要通道。先人为什么要修这样一座低矮的桥,让它的使用寿命大大缩水呢?观地形,桥西岸为小凸形地块,再西有漕沟。想芙蓉溪水至此,原一分为二,后西沟成旱地,水只走东侧,偏桥就成了一座显得低矮的石桥。后来,芦家桥坝体蓄水使水位大幅上升,偏桥就成了一座水下之桥。
    下行,到林河庙附近的文家大房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21 21:30: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59#
本帖最后由 kutibu 于 2015-3-21 21:31 编辑

没想到四川还有人做这种捕兽套,建议LZ整理一下发表到《文物》《考古学报》、《考古》不然可惜了这么好的资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5-3-21 21:33: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60#
苟家河嘴就是武引渡槽哪里的河叫水碾河

点评

不差粮  谢谢 

发表于 2015-3-21 21:44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